圣伯尔纳向圣母马利亚祈祷。上帝的景象。
“童贞之母,汝子之女,心谦而德高,超越其他一切造物,乃永久命令所前定者。人性因你的缘故成为如此高贵,造物主不再藐视此乃彼之造物。[666]在你的怀中,被热力燃起了爱情,此热力又在这永久的平静中开出这朵花。[667]在这里,你是我们目中的仁爱,在地上,你是人类希望的活源。圣母!你如此伟大,权力无边,谁要希望神恩而不请求于你,无异于不翼而飞。但你的善心,不仅对于请求的加以援助,就是并未请求的,你也常常予以一臂。宽和慷慨大慈大悲,一切美德,凡造物所可有者,无不集于你的一身。
“现在,有一个人,他从世界最深的洞窟直到这里,曾经一一看过种种灵魂的生活,[668]他恳求你,赐给他一点恩惠,叫他有足够的能力,举起他的眼睛再高些,向着那最后的大福。至于我呢,我从未为我自己恳求这种眼力,像为他恳求这样热烈,我奉献于你我所有的祈祷,我希望这不是徒然的。于是又因为你的祈祷而消除他人类眼睛上的一切云雾,并且把广大的最高欢乐全部展布在他面前。
“我还有请求于你,你是能做你所愿做的女王,在他瞻仰过这大景象以后,请你保护他的情感健全无疵。[669]你的保护强于人类的冲动。你看吧!贝雅特丽齐以及许多圣灵,都合手向着你,附和我的祈祷了。”
那双被上帝所敬爱的眼睛,盯着向她恳求的人,早已表示虔诚的祈祷已被采纳了。于是他们抬起来向着那永久的光,我想从未有别的造物这样以明晰的眼光注视过他。[670]至于我呢,我将接近我所有的心愿之终点,我自当完成我欲望上的最高努力。伯尔纳向我做了一个手势,又微笑一下,表示我应当向上望了,但是我早已准备了这种姿态;因为我的眼力逐渐精一,透入那高光逐渐深刻,此高光的本身就是真理。此后我所见的超于我所能说的;舌头既不能描绘,记忆力也就不能任此巨艰了。
常有人在梦中看见许多事物,醒后便不能记忆,所可说的只有苦乐之感,而其他景象则不能复现于心中。我也是这样:当时我见到的所有景象都消灭了,我心中只存着由那景象所生的快慰罢了。像雪在太阳之下融化了;像西比拉写在树叶上的预言被风吹散了。[671]
至高无上的光呀!你超出于人类思想之外,你把曾经启示我的再赐一些回光在我的记忆里吧。你使我的舌头有足够的能力,至少传述你光荣中的一粒火星,以之遗留后来的人吧;因为,假使我的记忆中复现一些事物,我的诗句中再闻一些回声,他们更加可以明了你的胜利吧。
我想,假使我对于那刺目的活光掉转我的眼睛,我将仍留于迷惑之途。[672]因为这种理由,我记得那时我尽力忍受那强烈的光,因此我的一瞥可以达到那无穷的权力。
丰富的神恩呀!你使我敢于定睛在那永久的光,我已经到了我眼力的终端!在他的深处,我看见宇宙纷散的纸张,都被爱合订为一册;[673]本质和偶有性和他们的关系,似乎都融合了,竟使我所能说的仅是一单纯的光而已。[674]我相信这个全宇宙的结[675]我已经看见了,因为我说到此处我心中觉得广大的欢乐呢。不过一刻儿工夫,我竟像生了昏睡病的人,比记起二十五个世纪以前阿耳戈船的影子吓了海神这件故事还要难。[676]
这样,我的精神与一切隔绝,专一地注视着,不移动又不分心,越注视而欲望越炽烈。一个人注视那种光以后,便不能允许转向别的事物;因为做欲望之目标的善,[677]是完全聚集在那种光里面,在他里面的是完善,在他之外的就有缺失。
现在,我的语言更落在我所能有的些微记忆的后面,简直不如含着乳房的舌头。并非说那我瞻仰的活光有不断的变化,他是始终如一的,只是我的眼力因注视而逐渐加强,所以那唯一的景象也因我的变化而变化了。[678]
在那高光之深沉灿烂的本体里,我瞥见三个圈子,是三种颜色而一样大小;[679]一个似乎是别个的反射,好像一虹被另一虹所反射的模样,而那第三个似乎是被这个和那个所鼓动的火。[680]唉!我的话句多么无能,表现我的思想多么软弱!而我的思想和我的所见相比,真可说“微乎其微”了。永久的光呀!你建立只在你自己,只你认识你自己,而且被你所了解又了解你,爱你又向你微笑。[681]那个似乎是你的反射光而包含在你里面的圈子,当我的眼睛看在上面的时候,似乎现出他的本色而绘出我们人类的图形;[682]我的眼光全神贯注在他上面。
像一个几何学家,他专心致志于测量那圆周,他想了又想,可是没有结果,因为寻不出他的原理,[683]我对于那新见的景象也是如此;我愿意知道一个人形怎样会和一个圈子结合,他会怎样在那里找着了地位;[684]但是我自己的翅膀不能胜任,除非我的心灵被那闪光所击,在他里面我的欲望满足了。[685]
达到这想象的最高点,我的力量不够了;[686]但是我的欲望和意志,像车轮转运均一,这都由于那爱的调节;是爱也,动太阳而移群星。[687]
[1]一切之原动者即上帝。依亚里士多德的神学观念,上帝是最高的绝对的终因,更无能动之者,故为第一动者,而自身永不动也。
[2]但丁意谓诸天越接近上帝者受光越多;天府(见第三十至三十三篇)为上帝居住之处,受光最多。“欲望的目的”指上帝。“记忆”为人类的且不完全的官能。
[3]阿波罗为诗神及文艺女神之领导。
[4]达佛涅(Dafne)为珀纽斯(Peneo)河之女,阿波罗爱之,避其追求,遂变为月桂树。
[5]但丁在此以前向文艺女神祈愿(如在《地狱》第二篇,《净界》第一篇),但此后更需要阿波罗之襄助。但丁意谓帕尔纳斯山之一峰奉诸女神,其他一峰名西拉(Cirra)者,则专奉阿波罗。
[6]玛耳绪阿斯(Marsia)为半人半羊之神,与阿波罗比赛音乐,败后,阿波罗活剥其皮,以惩其傲慢。
[7]得尔福(Delfo)为帕尔纳斯山脚之一镇,有阿波罗庙,为有名之神灵答人问话之地,故得尔福神灵即阿波罗。
[8]“世界的灯”指太阳,一年之中在地平圈不同之点升起。
[9]赤道圈、黄道圈、分线圈各与地平圈相交。日在春分点升起时,诸圈相交于一点。春分时,日在白羊星座,大地春回,气象一新。
[10]在意大利“这边”的黄昏,正是“那边”的早晨;净界的白昼,正是耶路撒冷的深夜;言但丁由地上乐园升天,是当午时也。
[11]第一光线为射入光线,第二光线为反射光线。此喻但丁注视太阳之动作乃由于贝雅特丽齐之感应,如反射光线之来自射入光线也。
[12]“那里”指地上乐园或伊甸园。
[13]因趋近太阳甚速,故日光突增二倍。
[14]“轮”或“诸轮”,在《天堂》中指旋转的诸天。
[15]格劳科斯(Glauco)原为渔夫,其所捕得之鱼因置于某种草上而复活,格劳科斯尝草味,遂跃入海中,变为海神之一。但丁谓从“人性”到“神性”之经历不能用文字描写,仅用格劳科斯之例以为比喻而已。
[16]灵魂为肉体完成以后上帝吹入的(参见《净界》第二十五篇),故谓之“新造的”或“后造的”也。《哥林多后书》第十二章第二至第三节:“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,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;或在身内,我不知道,或在身外,我也不知道;只有上帝知道。”所谓“在身内”即灵肉相合,“在身外”即灵肉相离。但丁谓其时是否灵肉相合或仅有灵魂,只有上帝知之。
[17]指“原动天”,为诸天之最高者,其每个分子皆有永久与上帝相接之欲望,故旋转不息,此种运动又牵引了别的天。
[18]此时但丁经过“气球”而入于包围其外之“火球”,即“月球天”也。
[19]七重“行星天”如七弦琴上之七弦,旋转时发出神的谐音。此种意思为亚里士多德所弃,而但丁采用之。
[20]据亚里士多德之意见,空气为相对的轻,而火为绝对的轻。
[21]“高级造物”指有智慧的造物,即天使与人类。
[22]上帝为一切之目标与本源。所谓一切倾心以至真境(至善)的秩序,即引向上帝。然一切引向上帝之旨趣与程度则各有不同。
[23]天府是非物质的,不移动的,所谓保持天的永久和平,以其光与爱包围着“原动天”。原动天乃最高而旋转最快之物质的天。
[24]艺术家对于其媒介物(所用材料)之工作,每不能从心所欲,一如媒介物具有违抗力然;同样,造物赋有自由意志,若被虚妄之欢乐所诱,则亦能违抗上帝所指示之踪迹而离开正道。
[25]人类之真境为上帝,上升就彼乃自然的现象,一如水之就下也。重物就下为物质界之现象,人心向上乃精神界之现象。
[26]“天使们的面包”指神圣的学问或最高的真理。
[27]但丁在第一段所说之“你们”指没有学力,没有勇气者。本段之“你们”则指与前相反的少数读者。
[28]伊阿宋因得美狄亚之助,使铁角铜蹄鼻喷火焰之怪牛就范,耕田以种龙齿,由此产生战士。
[29]“第一星”指月球,亦即后文所言之“永恒的珍珠”。
[30]人性和神性联合在耶稣身上,此种天上之神秘,只可依据直觉而信仰其为真理,不可加以说明与证明也。
[31]俗传月面暗斑为该隐负荆,以蔽其杀弟之罪云。
[32]“第八重天”为恒星天,众星不仅明暗不等(亮度,量的方面),且光之颜色亦各有异点(光的本质,质的方面)。
[33]此处试验以月之表面当较近的镜子,月之内层当较远的镜子,日光当火光。远镜中之火光面积虽较近镜中之火光小,但并不较暗。因亮度为光量与光面之比,此二量同时比例于距离之平方而减少,故亮度之值不变。
[34]一切事物包含在原动天以内。
[35]原动天之次为恒星天,“许多东西”指众星,“和他异体而包含于其内的原质”指众星及较下诸天与诸行星。
[36]“其他的天体”指土星天、木星天、火星天、太阳天、金星天、水星天、月球天。依亚里士多德说,一切物体有二要素,即材料与形式;材料皆同,而形式各异,因此造成一切物体不同之德行。
[37]诸天互相的关系与各自的行动,合成宇宙的秩序,一如生物之器官然。
[38]铁锤依铁匠的心意(或智慧)而铸印象于铁块。诸天(诸圣轮)亦依上帝(最深心意或最高智慧)或天使之指挥而运动、而放光。
[39]贝雅特丽齐意谓但丁接受在科学上不充分之解说是错了,因为他不知道一切天象是上帝与天使的创造物。上帝整个权力散布在各种天体,因而发生本质和亮度不同的光(在恒星、行星、月球的各部),像人的活力表现在身体的各部,又像喜悦之情从眼珠里散布出来。亚里士多德将宇宙视作一有机体:在大宇宙中,上帝为世界之概念;在小宇宙中,灵魂为肉体之概念;灵魂与肉体之关系,亦正如上帝与世界之关系。“形式的原则”意即主要的原则。
[40]此处“太阳”指贝雅特丽齐。
[41]半透明之玻璃上所成的影像是隐隐约约的;白上加白,则看不清晰。
[42]指那喀索斯以其水中影为真人,但丁则以真人《灵魂》为回光。
[43]物体(或本质substance),指本身能存在之一切东西,如人,如树,如剑。物体与“偶有性”(accident)相对,偶有性为一物体之经验或属性,如爱情,如绿色,如光亮。
[44]这些灵魂编列在最下之月球天,故有贬谪之意。但丁设想所有幸福的灵魂都“居住”在天府,但彼等之善行各有不同,因而所得的幸福也有等级,“显示”在各层天上。脚不离真光,即不虚妄之意。
[45]上帝之仁爱无所不施。
[46]灵魂脱离肉体以后,美丽和德行都增进了。参见《净界》第三十篇末段。
[47]毕卡尔达·窦那蒂(Piccarda Donati),为西门·窦那蒂(Simone Donati)之女,但丁友人浮雷塞及著名黑党领袖寇尔索之姐妹。但丁之妻杰玛·窦那蒂则为马奈多·窦那蒂(Manetto Donati)之女,伊亦有一兄弟名浮雷塞,后人因之常误会。
[48]月球最近地球,绕地一周之路为最短,故每日绕行(自东至西)之速度亦最小也。按但丁所云,月绕地球一周乃地球自转之现象,实则月球本身自西至东之运动其速度为最大。
[49]但丁此时尚不知幸福的灵魂共居于天府,故其直率之问题引起听者之微笑。
[50]“创造”为无中生有,如天使及理性的灵魂。“自然所做成”指传种生产。百川朝宗于海,以得其安宁(静止),喻所有幸福的灵魂皆归于上帝。
[51]但丁感谢已得之解说,又提出新的问题:毕卡尔达未能坚守之信誓为何?
[52]指圣女克拉拉(Santa Clara d’Assisi,1194—1253),圣方济各之门徒,仿圣方济各教派创克拉拉教派(Clarisse)。
[53]“丈夫”指基督。
[54]毕卡尔达之兄寇尔索及其随从,为政治上之关系,强迫毕卡尔达嫁与罗塞利诺(Rossellino della Tosa),此人实为强暴叛逆之徒。
[55]身虽返俗,昔日信誓不去于怀。
[56]康斯坦斯见《净界》第三篇,为那不勒斯与西西里王罗杰(Roger)之女,在巴勒莫(Palermo)修道院做修女,被人强嫁与日耳曼皇帝亨利第六。亨利第六之父为腓特烈第一,诨名赭胡子。后康斯坦斯生腓特烈第二。三代皆有勇名,称三“士瓦本之暴风”。士瓦本(Soave或Svevia),王朝名,腓特烈第二为该朝最后之皇帝。
[57]但丁心中有二疑问,同样急待解释,不知先发何者为是。
[58]但以理将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遗忘了的梦说出,又将此梦解释明白。见《旧约·但以理书》第二章。贝雅特丽齐能知但丁心中之疑问而解释之,类于但以理之所为。
[59]但丁由拉丁翻译而知柏拉图之对话集《蒂迈乌斯篇》(Timeo),他对于柏拉图之直接知识,无疑限于此篇。柏拉图在此篇谓灵魂未与肉体相合以前备居于诸星,与肉体分离以后仍各返于彼处,居于彼处之久暂则视各灵魂之功德而定云。
[60]但丁认为柏拉图之学说颇含毒汁,因彼所许天体对人之影响,权力太大,势将威胁人之自由意志,因而妨碍道德也。参见《净界》第十六篇及第十八篇。
[61]约翰有施洗约翰及作《福音书》的约翰两个。
[62]“第一天”指天府,上帝和精灵永久“居住”之处。“永久精神”指上帝。
[63]诸天为灵魂暂时“显示”之处。
[64]依亚里士多德学派之说,从感觉官能(如眼)获得印象,想象官能(心灵)从印象上制造知识,简言之:知识来自感觉。用“形状”表示,胜于用“语言”表示。
[65]《圣经》言上帝之臂,并非上帝真有此肢体,只是说他的工作能力,如有此肢体一般。
[66]医好托俾阿(Tobia)的大天使是拉斐尔(Raffaele)。托俾阿为人虔诚,老而目盲,其子依拉斐尔所示治之,乃愈。教会使诸天使具人形者,无非欲人类容易了解。
[67]柏拉图于其《蒂迈乌斯篇》中所持之学说与教会中人所持者不同,盖前者所言,似即意谓真实,而后者所言则为象征的或比喻的。
[68]灵魂乃人之“形式”,即人之主要成分。
[69]言人性之善恶(善则荣,恶则辱)归于诸天之影响,并非言真实之灵魂,如此则尚近一部分真理。
[70]世人以为诸行星即具有其名之诸神之真实住所,如谓木星为尤比特之住所,水星为墨丘利(Mercurio)之住所,火星为玛尔斯之住所;又或以为诸行星乃诸幸福灵魂唯一之住所。凡此邪神礼拜,但丁以为皆由于误解“以天体为工具”之神的影响所致。
[71]离开神学的教义。
[72]毕卡尔达与康斯坦斯后来并非没有能力回到彼等之修道院。
[73]洛伦佐(San Lorenzo),殉教者,在罗马被皇帝瓦莱里安(Valérien)置于耀赤之铁条上,终不为屈;穆西乌斯(Muzio=Mucio Sc?vola)误杀人,乃自置其手于炭火之中。但丁惯于并用神圣的及世俗的故事。
[74]阿尔克迈翁受父命而杀母。
[75]超然的意志(依原文应译“绝对的意志”)大概指未生利害打算以前之单纯意志;一有打算以后,则畏首畏尾,与强力妥协而不能贯彻初衷矣。贝雅特丽齐以“宁死不屈于恶”为喻。
[76]“一切真理之源”指上帝,“圣河的微波”喻贝雅特丽齐之言。
[77]此处呼贝雅特丽齐。“第一情人”指上帝。
[78]“看着的他,有权力的他”,指上帝。
[79]天使和人类。
[80]参见第三篇:“他接受她们合于仁爱的一切信誓。”
[81]用意志的决定,牺牲自己的意志。
[82]取消已许的愿,另做别的善事,无异于拿抢劫来的财物做慈善。
[83]所谓牺牲的东西,并不专指物质方面,就是毕卡尔达的童贞,康斯坦斯的尊荣皆属之。关于许愿“赎回”之例,《旧约·出埃及记》第十三章第十三节,《民数记》第十八章第十五至十八节均载之,而《利未记》之末章言之尤详。
[84]言应得教会之许可。
[85]耶弗他与亚扪人战,向神许愿,如平安回家,则以首先出门来迎之家人献上做燔祭,结果来迎者为其独生女儿,悔之无及矣。见《士师记》第十一章。
[86]希腊大元帅阿伽门农(Agamenone)出兵之前,许愿以其女伊菲革涅亚(Ifigènia)为牺牲,以息神怒。
[87]勿要以为不论什么献祭物都可以赎回你对于上帝的冒犯。
[88]“世界最活泼的部分”可指天球之赤道,春分点或太阳。此际假设太阳在春分点,故所指均合于一处。
[89]指水星天。
[90]天堂诸灵魂之境况,可以鼓舞人类的仁爱,因而增加天堂中灵魂之数目,便增加永久的善,永久的幸福。
[91]“诸帝座”指天府中诸幸福者的座位。在地上,教会是交战的,仅在天上为胜利的。
[92]在天上,但丁即用此去辨别一个幸福的精灵。
[93]水星因接近太阳,不易为人所见。
[94]此篇以罗马国徽(鹰旗)代表帝国之权力,而帝国之使命则在保持世界之和平。发言之灵魂为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(Giustiniano)。自小亚细亚之特洛亚城破后,勇士埃涅阿斯由东而西抵意大利(天所命之道路),娶拉维尼亚,建国于此。君士坦丁皇帝(306—337在位)因罗马偏西,不便控制,乃于三三〇年由西而东迁都于君士坦丁堡,此处比较接近古特洛亚城。查士丁尼五二七至五六五年在位。自君士坦丁迁都至查士丁尼登极,实为一百九十七年。
[95]今日人格仍在,而皇帝之名位不存矣;参见《净界》第十九篇。“原始爱”谓“圣灵”,亦即上帝。查士丁尼皇帝选委员六十人编纂法典,集罗马法之大成。
[96]关于基督之神人性在中世纪颇有争论,如其中聂斯脱利(Nestorius)持神人二性分离说;优迪克(Eutyches)持融合说,谓耶稣基督神人二性合一,人性融于神性之中,是为独性派。查士丁尼(及皇后)初亦仅信基督之神性,后教皇阿加佩图斯第一(Agapitol)至君士坦丁堡加以纠正,帝依其议,逐耶教之异派而统一宗教。
[97]亚里士多德之“矛盾律”乃其全部论理学之基础,其意谓“此乃是”与“此乃非是”之二命题不能同时皆真。
[98]贝利萨留(Belisario)为查士丁尼之将军,先灭非洲之汪达尔王国,后攻东哥特王国,用兵二十余年,卒灭之而复西罗马帝国之旧领。
[99]回答了“你是谁”的问题。
[100]“公共的旗帜”即罗马帝国之鹰旗。贵尔弗派依持法兰西的金色百合花而反抗鹰旗,吉伯林派则以鹰旗为其一党之标志,言二派皆不为帝国之前途及使命打算也。
[101]小查理即查理第二,一三〇〇年为那不勒斯王,领袖意大利之贵尔弗派。但丁不时加以藐视,并预言其不幸。
[102]此段回答“你为什么排列在这个天体上面”。“志趣偏向着一些”是指努力于地上的荣誉。
[103]普洛旺斯之伯爵莱蒙德·贝朗奇(Raimondo Berlinghieri,1209—1245年在位)有女四人:玛格丽特(Margaret)嫁法王圣路易,埃莉诺(Eleanor)嫁英王亨利第三,桑恰(Sancha)嫁日耳曼王理查(亨利第三之弟,1257年被推为罗曼王),贝雅特丽齐(Beatrice)嫁查理·安茹(圣路易之弟,那不勒斯王)。传说此皆罗密欧(Romeo di Villanova)之工作。罗密欧朝西班牙之圣地,回经普洛旺斯,为伯爵之家臣,颇得信任,伯爵财富日增,后遭谗去职,竟以求乞度活云。但丁度羞流放之生涯,于叙述罗密欧之际,不觉有自比于昔贤之慨。
[104]查士丁尼是立法者,又是胜利的皇帝,故为双重光所包裹。
[105]但丁一闻贝雅特丽齐名字中之一音,即生敬畏。
[106]人类始祖亚当所犯的罪恶称为原始罪恶(前篇所谓“旧罪”),耶稣代人类赎罪,被犹太人钉死十字架,这是正义的报复(前篇所谓“为神怒报仇”),而犹太人又受提图斯皇帝之惩戒,亦视为正义的报复。如认耶稣被钉死为正义,则犹太人何必再受惩戒,此即但丁之疑问也。
[107]亚当为上帝所造,并非由生育而来。
[108]基督教以上帝(神)乃三位一体,三位者:圣父(神本体、神权、创造者)、圣子(道、神智、耶稣)、圣灵(神爱)。但丁此处同时指出道、创造者、爱,他处亦有如此者。“离开创造者的性质”指人性,“他自身”指神性,言耶稣具有神人二性。
[109]将整个人性判置十字架上,此乃但丁之私见。
[110]耶稣死时地震。“天开了门”以接受幸福者。
[111]神善(上帝)因爱之冲动而创造,凡由上帝直接创造者,如天使,如人类,皆具有永久性及自由意志,较其他间接创造者(由于天使或天体影响之媒介)处于优越地位,但如有罪恶则立失之。天体及第一物质虽亦为上帝直接创造之物,但不能说具有自由意志。
[112]《诗篇》第二十五篇第十节:“凡遵守他的约和他的法度的人,耶和华都以慈爱诚实待他。”
[113]自世界创造至末日,上帝从未行过如此伟大之慈爱与公正。
[114]上帝若因人类罪恶而施以报复,使之灭亡,则有失为父(圣父)之慈爱;若一味姑息,不予惩戒,则正义何在。为兼顾慈爱与正义计,救赎之道乃成立。上帝使人类借耶稣(圣子)一人之牺牲,代人类赎罪,人类因此知忏悔而得救,故正义既伸,慈爱亦无欠缺。见《马可福音》第十章第四十五节:“因为人子来……要舍命,做多人的赎价。”
[115]上帝直接所造物。
[116]“凡从神善不假媒介而直接流出的,是没有穷尽……”
[117]“清白的境界”指诸天体。
[118]水、火、气、地(土)等原质(elements)并非第一物质(Primamateria),混沌未分之物质。“已创造的势力”指天使及天体影响,如日月以及诸行星等,为上帝所直接创造者。“形成”(inform)为由原料而赋以形态之意。“形成势力”(virtu informante)即已创造的势力,对于“第二物质”及动植物有化育之功能,使潜藏的(Potentiality)变为现实的(Actuality),如使种子发芽成树,开花结果,但并非能无中生有也。
[119]诸星光之发射移动,使动物有感觉灵魂(即生命),使植物有生长灵魂,然此种灵魂久已潜伏在为其原料之合成物内矣。
[120]“至善”即神爱。《创世记》第二章第七节:“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,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,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。”
[121]“危险信仰”言异教,偶像教。西伯里娜(Ciprigna)即爱神(Venere=Venus),因生于西伯罗岛(Cipro),即塞浦路斯岛,故名,后又以之名金星。在托勒密行星系统内,行星行动之小圆轨道曰“本轮”,本轮之中心乃沿大圆轨道绕地而行,名曰“均轮”。此处所谓第三本轮即第三重天也。
[122]狄俄涅(Dione)为海之女神,传说乃爱神之母。丘比德(Cupido)传说乃爱神与玛尔斯所生,射箭以中人心,使生恋慕之情者也。狄多,丘比德曾化身为埃涅阿斯之子阿斯卡纽斯(Ascanio)而坐于狄多之膝上。
[123]金星黎明时先太阳出地,为启明星,黄昏时后太阳入地,为长庚星。
[124]但丁由此天至彼天,贝雅特丽齐之美丽和光耀即增强一次。但丁因此感觉自己之上升。
[125]各灵魂眼力透入上帝之深浅,即功德之深浅。
[126]风的本身是不可见,但因云、雨、雹、雪之吹动而成为可见。又说可见之风即电光。亚勿罗爱说:“电光似乎就是行动极速而着了火的风。”
[127]“神光”即幸福之精灵,与但丁、贝雅特丽齐相遇于金星,因而停止追随该行星之圆运动来就彼等。行星之运动起源于崇高的撒拉弗(Serafini)即大天使,换言之即起源于原动天,该天为最高天使们或撒拉弗所主持。
[128]此乃《宴会》第二卷中歌曲之第一行,但丁在该书解释“天上王子”及“神的智慧”。主持第三重天之运动者为德乐尼(Troni)级之天使,即“帝座”之意(又见下篇)。但丁于第二十八篇中对于天使阶级另采一分类法,与此处不合。
[129]精灵们停止歌舞(见本篇第三段),非谓天体能停止运动也。
[130]但丁请贝雅特丽齐许可与灵魂谈话,贝雅特丽齐允之,凡此皆默于目光之中。
[131]此处发言之灵魂名查理·马德罗(Carlo Martello,1271—1295),查理第二之子,在世不过二十五年。
[132]幸福灵魂为光辉所包,如蚕之在茧也。
[133]马德罗于一二九四年到佛罗伦萨,知但丁诗才,遂与订交。
[134]言将见果子,即对但丁能积极帮助也。
[135]索尔格河(Sorgue)于近亚未农处流入罗讷河。此言马德罗于查理第二死后应君临普洛旺斯,二因其祖母为该地伯爵之女嗣也。
[136]奥索尼亚(Ausonia)即意大利,特龙托河(Tronto)、佛得河(Verde)均在意大利南部:巴里(Bari)、加埃塔(Geata)、卡托纳(Catona)为意大利南部诸城。此言马德罗应君临那不勒斯也。
[137]马德罗于一二九〇年因其母故为匈牙利国王。
[138]特利那克利(Trinacria),“三海角”之意,即西西里;帕基诺(Pachino)为其南海角,佩洛罗(Peloro)为其北海角,二角闻之东方有卡塔尼亚海湾,陆上受东风欧洛斯(Euro)所吹,甚以为苦也。西西里为埃特纳火山,其喷口多硫黄,因此地面烟雾弥漫。提佛乌斯为巨人之一,传说葬身于此火山下。西西里原戴查理第一为王,因其暴政,于一二八二年被逐。马德罗之妻为日耳曼皇帝鲁道夫之女,名克莱门萨(Clemenza)。巴勒莫为西西里之首邑。
[139]马德罗之弟为罗伯特(Roberto),曾为质于西班牙,友其地人士,即所谓加泰隆(Catalogna)人,为将来一三〇九年为那不勒斯王时行政之助。对于查理第二,但丁从未加以称述,此处由其子之口,言其慷慨,以引起遗传上问题之讨论。
[140]完善之上帝,使其完善之属员服务,而完成一切使命,因此各物均得其所,均有其用。
[141]人类因为在社会中有分工合作之必要,故应有各种才能,互相补充依赖。“老师”指亚里士多德,其谓唯在国家中,人始能达到完全发展之情形。
[142]梭伦(Solone)为雅典立法者,希腊七贤之一。薛西斯为波斯王,善战者。麦基洗德是至高的祭司,见《创世记》第十四章第十八节。代达路斯及其子伊卡洛斯为机械家。
[143]“自然”指天体,“有生命的蜡”指人类,天体影响人性,但不注意于父子之遗传,与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之意相合。
[144]以扫和雅各是双胞子,以扫善于打猎,常在田野,雅各为人安静,常住在帐篷里。见《创世记》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四至二十七节。
[145]基利诺(Quirino)即建罗马城之罗木路斯,其出身不为人知;人因其功业以为战神玛尔斯所生,不知卑贱之父未尝不可生高贵之子也。
[146]查理·马德罗故后,其子加罗伯特(Caroberto)本应继承那不勒斯王位及普洛旺斯伯爵位,但均为其弟罗伯特所夺,所谓“欺骗”与“损害”指此,唯因此所起之“恸哭”(对于其弟所生之祸患)则无显著之事实,大概言之而已。此处“美丽的克莱门萨”指谁颇有争论,唯语气(如“你的查理”、“你们的损害”)看,当然指查理·马德罗之妻,唯考据家有谓其妻死于一二九五年或一三〇一年者。但丁作此诗时实无直呼其妻之名之可能。查理·马德罗有女亦名克莱门萨,嫁路易第十(绰号“顽固的路易”),于一三二八年尚在世,注释者认为应指其女,但在语气上仍说不通也。
[147]但丁虽未发问,然从灵魂之答语,可以推知其所欲问者为何。
[148]利亚托(Rialto),岛名,即威尼斯,布伦塔(Brenta)、皮亚韦(Piave)均河流名,“小山”指罗马诺(Romano),此处生一暴君阿佐利诺,生时,其母梦生一火球,延烧全邑。
[149]库妮萨(Cunizza,1198—1279)为阿佐利诺之妹,嫁伯爵卜尼法斯(Riccardo di San Bonifazio)为妻,阿佐利诺因政治上的关系使行吟诗人索尔戴罗诱之,遂相爱,声名狼藉,唯晚年颇多善行,但丁知之颇详。诗人言其在天堂已无苦恼与后悔之可言。
[150]此处所言“欢乐的神光”指福尔盖·德·马赛(Folco da Marsiglia),初为一行吟诗人,后为西多会(Cistercian)之僧。彼曾以图卢兹(Toulouse)主教(1205—1231年在位)的资格领导不名誉的“阿尔比十字军”(Albigensian Crusades)之役。“另一个生命”即身后之名誉也。
[151]塔利亚门托河(Tagliamento)与阿迪杰河(Adice=Adige)之间,即帕多瓦(Padova)区域。
[152]此或指一三一四年堪格兰德战胜帕多瓦人于维琴察(Vicenza)一事,史家维拉尼(Villani)记之曰:“帕多瓦人之血将染巴几林河水为赤色,因帕多瓦人对于帝国之违抗也。”
[153]锡莱河(Sile)与卡格那诺河(Cagnano)相遇处名特里维索,该地主人里卡多(Riccardo da Camino),即《净界》第十六篇中好人盖拉尔多之子,被暗杀于一三一二年。
[154]“牧师”指亚历山大(Alessandro Novello),一二九八至一三二〇年为菲尔特罗主教。一三一四年彼将避难该地之费拉拉人(吉伯林派)诱送于敌党之手而杀之。马耳他(Malta)为教皇审判教犯,终身幽禁之所,在博尔塞纳(Bolsena)湖附近。
[155]德乐尼,天使阶级之一,意云“帝座”。圣多马语:“称帝座者,上帝之审判由彼等行之也。”
[156]“在这里”指世间,“在天上”指天堂,“在地下”指地狱。
[157]“虔敬的火光”指大天使,《以赛亚书》第六章载:“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……其上有撒拉弗侍立,各有六个翅膀,用两个翅膀遮脸,两个翅膀遮脚,两个翅膀飞翔。”
[158]“最大的溪壑”指地中海,除在直布罗陀有一狭口通大洋外,可说为世界最大之内湖。“两岸异族”因欧洲为耶教徒所居,而非洲为伊斯兰教徒所居也。在直布罗陀东望日出,其时在耶路撒冷则已日中,言地中海东西相距经线差达九十度。此乃但丁时代之地理知识,实则不过四十余度。
[159]埃布罗河(Ebro)在西班牙,流入地中海。马格拉河(Magra)下游一小段为热那亚与托斯卡纳之界。马赛向西至埃布罗与向东至马格拉略相等。
[160]布吉亚(Bugia)在非洲,与欧洲之马赛经度略同。恺撒曾战胜庞培于马赛,纪元前四十九年于其港口有血战。
[161]福尔盖受金星(爱神)之影响,因而其灵魂住于金星之上。
[162]福尔盖年轻时富于爱情。贝鲁斯(Belo=Belus)之女儿即狄多,钟情于埃涅阿斯,既有负于其亡夫希凯斯,且使埃涅阿斯有负于其亡妻克列乌莎(Creusa)也。
[163]罗多彼(Rodope)为古希腊色雷斯(Thrace)之山名,其地之王女名费利斯(Fillide=Phyllis),被得摩福翁(Demofoonte)所爱,得摩福翁有远行,归则费利斯忧伤自尽矣。
[164]阿尔西特(Alcide)即赫拉克勒斯(Ercole=Hercules),伊婀拉(Iole)乃其最后一情人,其妻得伊阿尼拉闻之,授赫拉克勒斯以魔衫,着之痛苦而死。
[165]喇合(Raab),耶利哥之妓女,曾藏匿约书亚所遣之探子,后耶利哥城被攻破,喇合获救。见《约书亚记》第二章、第六章。又《希伯来书》第十一章第三十一节:“妓女喇合因着信,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,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。”又《雅各书》第二章第二十五节:“妓女喇合接待使者,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,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?”
[166]中世纪天文家以为地球之黑影其尖顶达于金星,因此灵魂在天上之位置,一部分尚受地上罪过之影响。
[167]一二九一年伊斯兰教徒夺取阿克里以后,耶教徒在圣地无立足之地,而教皇等不思救济办法,但丁于此加以谴责。
[168]第一个背叛上帝者为撒旦,依传说佛罗伦萨保护神本为战神,一切异教诸神均撒旦之化身也。撒旦嫉妒上帝,诱惑人类始祖,因而堕落。
[169]“花”指在佛罗伦萨所铸之金币,名“佛罗令”,一面印有百合花。牧师与教徒均因追逐金钱而变坏矣。
[170]《教皇谕旨集》(Decretali)即《圣会法规》,为诉讼审判之依据,明此者可以获得酬报,故学习而研究者多,书边为之坏,空白地且加注也。
[171]天使加百列往拿撒勒告知马利亚以耶稣之降生,见《路加福音》第一章。此处概指圣地。
[172]梵蒂冈(Vaticano),罗马教皇宫殿所在地。“兵士”指殉教者。教会如妇人,教皇如丈夫,因金钱故而犯奸淫,言教会之腐败也。
[173]威权指圣父,子即圣子,爱即圣灵,三位一体。
[174]天球上赤道与黄道相交于春分点(在白羊宫)及秋分点(在天秤宫),日月及行星每日平行于赤道而运动,但每年则沿黄道运动,此二种运动“冲突”于二分点。
[175]黄道圈与赤道圈之倾斜角约二十三度,因此日月及行星相继照耀于赤道之南北各地,四季之变化以生,温度亦得以调剂。若倾斜角不足或超于此值,则地上生活不能如此安适。
[176]关于天文学,但丁在此略一提及,以供读者自行研究而已。
[177]“自然之最大的属员”指太阳,人类所受自然之影响以太阳为最大。太阳此时在春分点,由“冬至”至“夏至”,日出渐早,日行渐北,由“夏至”至“冬至”则反是,故日如升降于螺线之上。
[178]贝雅特丽齐象征“神智”、“神恩”,其光亮非太阳之光亮可以比喻。太阳上各灵魂之光亮亦超越太阳所发之光,因此但丁得以识别。
[179]但丁以太阳天为第四级幸福灵魂显示之所,彼等得见圣父永远的吐气(于圣灵),永远的生育(于圣子),言圣灵、圣子由圣父而开始也。“众天使的太阳”即上帝。
[180]“拉托娜的女儿”即月亮。此处言月晕也。
[181]“宝石”指精灵之光辉,此处言光与音均须亲见亲闻,非可以言传也。
[182]“天阶”或“天梯”。《创世记》第二十八章第十一节:雅各“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,梯子的头顶着天,有上帝的使者在梯子上,上去下来”。
[183]各灵魂皆愿意满足但丁之希望。
[184]多密尼哥(Domenico, 1170—1221),即圣多明我,为西班牙神甫,一二一五年创立教团,入会者多为贫而好学之士,详见第十二篇。
[185]阿尔伯图斯·科隆尼亚(Alberto di Colonia),即大阿尔伯图斯(Alberto Magno,1193—1280),为圣多明我教团团员,以神学及哲学著名,曾取亚里士多德之哲学做耶稣教义之基础,在科隆及巴黎讲学。
[186]托马斯·阿奎那斯(Thomas d’Aquino, 1226—1274),即圣托马斯,为大阿尔伯图斯之徒,亦属圣多明我教团团员(凡团员为教友,为兄弟),其著作《神学总论》(Summa Theologie)及对于亚里士多德著作之注释甚著名。但丁作诗,关于神学部分不时加以参考,至今天主教中仍有以《神学总论》为教本者。
[187]格拉提安(Graziano),第十二世纪人,曾编《圣会法规丛书》,使教律与民法发生关系而免于冲突。
[188]彼得(Pietro Lombardo,1100—1160),关于教义之大著作家,有书四卷,讨论上帝、创世、赎罪、圣典及末日事件。于书之序言中,彼得自比于《路加福音》中之寡妇。“财宝”指其所有之学问也。见《路加福音》第二十一章:耶稣“见财主把款项投在库里,又见一个穷寡妇,投了两个小钱,就说……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,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的……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,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”。
[189]第五位灵魂指所罗门(Salomone),《旧约·列王纪》上第三章载所罗门向上帝求智慧,上帝就喜悦他,说:“赐你聪明智慧,甚至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,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。”“真理所说”指此。所罗门是否得救或定罪,在教徒及神学家中颇有争辩。
[190]丢尼修(Dionigi l’Areopagita),为圣保罗之信徒,见《使徒行传》第十七章末,有“天使阶级”之分类法传于后世,见第二十八篇。
[191]指保罗·奥罗修斯(Paolo Orosio),第五世纪著名之修士,著有历史一种,为基督教辩护而排斥异教。该书有助于圣奥古斯丁(Sant’Agostino)《天城论》(De Civitate Dei)之作成。
[192]波伊提乌(Boezio, 475—525),罗马贵族,初臣事东哥特王国之酋狄奥多里克(Teodorico),后因故被定死罪,囚于帕维亚(Pavia)狱中,彼于此著《哲学之安慰》一书,中世纪读之者甚广,但丁及其同时代之人均视彼为圣人,为殉教者。金天(Cieldauro)为帕维亚之圣彼得教堂。
[193]伊西多尔(Lsidoro di Sibilia, 560—636),为中世纪之神学、历史、文法等大著作家。
[194]比德(Beda il Venerabile, 673—735),英国修士,著作家,著作中最有名者为一种英国之圣教史。
[195]理查德(Riccardo da San Vittore),卒于一一七三年,著一书名《默想论》(De Contemplatione),遂有“大默想家”之绰号。
[196]第十二位亦即末位灵魂西格尔(Sigieri di Brabante,1226—1284?),为在芳草路(Rue du Fouarre)之巴黎大学的论理学教授。因教派之争论,一二七七年被人指为邪教,后被传至教廷,竟遭人暗杀,其年代不能确定。
[197]《要言集》(Aphorisms)为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之著作,此处言研究医学。
[198]“那里很可以使人变为肥壮……”指圣多明我教团;“以后再没有第二个……”指所罗门之智慧,均见前篇。
[199]“妇人”指教会,“丈夫”指耶稣。《马太福音》第二十七章载耶稣临终大声喊着;《使徒行传》第二十章载教会是上帝用自己的血所买来的。
[200]“两位王子”指圣方济各及圣多明我,用博爱及学问以引导教友,扶持教会。
[201]托皮诺(Tupino),河名,古比奥(Gubbio)主教于拔独(Ubaldo,1084—1160)选一丘陵建修道院,由此丘陵流出之水为奇亚西(Chiascio)河,此二河相合于苏拔(Subasio)山脚下,其间即阿西西之地。
[202]佩鲁贾(Perugia)之东城门,冬季受苏拔山雪之寒光,夏季则受其热气。
[203]诺切拉(Nocera)与瓜尔多(Gualdo)为苏拔山东麓之地;所谓“重轭”或指受那不勒斯王之压迫,或指苏拔山东坡之瘦瘠。
[204]近夏至时,太阳视如升起于恒河之口。此处以太阳喻圣方济各之光辉与热心也。
[205]阿西西(Assisi)古作阿塞西(Ascesi),有“我已上升”之意,为圣方济各出生之地,彼既喻为太阳,则其出生之地自应名为东方也。古之传圣方济各者曰:“明如烛,如晨星,如太阳,皎洁而益世之新光,此方济各之升起也。”
[206]圣方济各于约二十四岁时即自甘贫穷,此处喻贫穷为一女人。
[207]圣方济各(Francesco,1182—1226),原为意大利一富商子,曾当众脱去华服,自度其乞丐生活,此非其父彼得·贝那同(Pietro Bernardone)所喜也。一二〇九年创立教团,散其家财于贫民,凡团员皆度清苦生活。
[208]“第一位丈夫”指耶稣。
[209]恺撒欲渡亚得里亚海返布林的西,曾叩渔夫亚米克拉(Amiclate)之门,见渔夫席地卧草,自乐其乐,不因恺撒立于前而惊奇也。
[210]耶稣死时,贫穷而裸露。
[211]贝尔纳多(Bernardo da Quintavalle),为阿西西贵人,为圣方济各第一门徒,其他门徒在下提及者有爱奇狄(Egidio)和西尔维斯特(Silvestro)。
[212]圣方济各教团团员腰束绳子。
[213]圣方济各初遇之教皇,曾遭其斥逐;后于一二一〇年说教皇英诺森第三(InnocenzoⅢ)而得赞许。
[214]圣方济各所创立之教团于一二二三年再受教皇洪诺留第三(Onorio=Honorius Ⅲ)之赞许。
[215]圣方济各于一二一九年曾传教于埃及之苏丹。
[216]在台伯河与阿尔诺河之间,卡森提诺境内之拉凡钠(La Verna=Alvernia)山上,圣方济各于其手足受钉痕,于身上受枪伤,以证明其与耶稣有同一之精神。
[217]与极贫人或处极刑之人同样葬法,即裸埋于土中也。
[218]“彼得的船”指教会。“同伴”指圣多明我,圣托马斯亦其教团之团员,此处谴责众团员之走入歧途。
[219]修道人常戴一种风帽与外套相连之衣服。
[220]束皮带者指圣多明我教团团员,亦犹束绳子者指圣方济各教团团员也。
[221]“神圣的磨石”指围绕但丁及贝雅特丽齐之十二位灵光。
[222]此处以声比光。
[223]此段可见但丁之喜用比喻。在以前十二位灵光之一圈外,今又增一圈,此二圈如双虹,内环为正虹,外环为副虹。中国旧说以色鲜盛者为雄,雄曰虹;暗者为雌,雌曰霓。朱诺之女仆即伊里斯,即虹,为诸神之使者。外虹由内虹生出,亦犹回声之由于原声之反响,在神话上,回声(Echo)为山林水泽女神之一,她热恋着美男子那耳喀索斯(Narciso),消瘦而死,无异阳光之使蒸汽消散也。诺亚造方舟,得免洪水之祸,上帝赐福给诺亚及其后裔,以后永无洪水之灾,立虹为记号云。见《创世记》第九章。注意但丁此处融合神话与《圣经》在一起。
[224]言如磁针之转向北极星也。
[225]此处发言之灵魂在第二圈中,为波拿文都拉(San Bonaventura,1221—1274),称为“撒拉弗博士”(Seraphic Doctor)。第十篇中之大阿尔伯图斯称为“宇宙博士”(Doctor Universalis),托马斯称为“安琪儿博士”(Doctor Angelicus)。波拿文都拉于一二五六至一二七四年为圣方济各教团之团长;因托马斯称述圣方济各,故波拿文都拉称述圣多明我也。
[226]所谓“旗帜”指十字架,基督由此将已失宠的人类重新建立,再行武装,以抗恶魔。
[227]春日和风起,百花放,以意大利言,此风来自西方,来自西班牙。卡拉奥拉(Calahorra)属西班牙旧卡斯提尔(VieilleCastille)之地,近加斯科尼湾(Gulf of Gascony)。在但丁时代,人以为仅此半球有居民,而大洋之那面则太阳照临无人之境矣。卡拉奥拉为卡斯提尔国王所统治,其纹章分四格,绘二狮二堡垒,其狮一在堡垒上,一在堡垒下,故云“制伏或受制伏”也。
[228]传说多密尼哥在胎中时,其母梦生一黑白色之狗,狗口中衔一火把,用此以激励世人。
[229]圣多明我为卫护信仰而战,信仰许圣多明我以永远之得救。
[230]圣多明我之教母梦见其额上有一明星,照耀全世。
[231]多密尼哥(Domenico)源于拉丁文Dominicus,此字乃Dominus之主有格,其意为“属于上帝的”,故下句谓“他是基督所选择的园丁”。
[232]圣托马斯谓基督对门徒之劝告可归纳为三种,即贫穷、节欲、服从,故第一个劝告即“贫穷”。参见《马太福音》第十九章第二十一节。下句谓“他伏在地上”即厌床上之柔软,爱贫穷之表示。又注谓劝告乃指《马太福音》第五章“登山训众”之第一项:关于谦逊,亦通。
[233]弗利斯(Felice)拉丁文作Felix,原文有快乐、幸福之意。焦凡娜(Giovana)希伯来文作Joanna,原文有“上帝之恩惠”之意。
[234]奥斯蒂亚(Ostia)的一位指恩里克(Enrico di Susa),彼于一二六一年任奥斯蒂亚红衣主教,曾注释《圣会法规》。塔台阿(Taddeo d’Aldereotto,1251~1295)为佛罗伦萨之医生及医学著作家。吗哪(manna)为古时以色列族越过旷野时天所降之粮食,见《出埃及记》第十六章。此处言多密尼哥不研习谋利之学问,但寻求真理之大道。
[235]圣方济各无学问,而圣多明我为博学之士。葡萄园喻教会,“变成灰色”言失去青色,无生气也。
[236]教座对于人民本为有益,但遇腐败教皇如卜尼法斯第八辈反为有害。
[237]圣多明我所创立之教团于一二一五年得教皇英诺森第三之准许,于次年得教皇洪诺留第三之准许。彼之目的不在获利,如当时一般主教之所为;彼之主要工作为劝化阿尔比(Albini)人之信异教者;彼与福尔盖为友,但并不加人民以过分之逼迫;彼又鼓励于大学中研究神学。“种子”喻信仰,耶稣说:“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。”(见《马太福音》第十三章)此处二十四位幸福的灵魂皆基督教之信仰者。
[238]托马斯说圣方济各与圣多明我是两位王子(或战士),此处波拿文都拉又喻之为车之两轮。
[239]此处言圣方济各教团团员之变坏。“酒石”为葡萄酒桶底之结晶品,有此可表示酒之美质,但酒石生霉则味败矣。
[240]《马太福音》第十三章有“稗子的比喻”,说是在收获的时候,先把田里的稗子拔出来,捆成捆,留着烧,唯有麦子收在仓里。喻坏人不得入天国也。
[241]圣方济各故后,其徒对于教规之宽严已有争论。在但丁时,卡萨莱的乌贝帝诺(Ubertino da Casale,1259—1338)主张从严;而一二八七年被选为团长的阿夸斯帕尔塔的马德阿(Matteo d’Acquasparta)主张从宽。此处但丁使波拿文都拉主张中道,而反对极端。“依然故我”谓尚有未变坏之团员也。
[242]巴格诺(Bagnorea)接近博尔塞纳湖之地。“左手的事”即俗事,“大事”即神圣事业,精神事业。
[243]伊吕米那多(IIIuminato da Rieti)曾伴圣方济各往东方圣地。奥古斯丁即阿戈斯蒂诺(Augustin=Agostino),于一二一〇年即加入为团员。
[244]圣维克托(St.Victor)为巴黎一修道院,后渐成古学之中心,与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教义之基础者区别。于格(Ugo=Hugo,1097—1141)为著名神学家,为彼得及理查德之师。
[245]彼得·孟稼独(Pietro Mangiadore),法国神学家,著有《经院哲学派历史》,卒于一一七九年。
[246]彼得·伊斯巴诺(Pietro Ispano,1226—1277),医学家、神学家,著论理学书十二小册,至“文艺复兴”时代尚甚流行。
[247]拿单(Natan)为希伯来先知,曾明斥大卫国王之罪,见《撒母耳记》下第十二章。克里索斯托(Crisostomo,347—407),君士坦丁堡之总主教,以大胆之演说著名,曾斥朝廷之过,卒被放逐。安塞姆(Anselm,1033—1109),英国坎特伯雷(Canterbury)总主教,神学家,称经院哲学之第二父,第一父为九世纪之斯各托斯·埃里金纳(Scotus Ergena)。多纳图斯(Elio Donato)第四世纪著名文法家。文法为七种学问之首。第六世纪之普利珊之文法,更为典型之著作。
[248]拉巴诺(Rabano Mauro,776—856)曾为主教,作百科全书二十二卷。卡拉布里亚的约阿基姆(Gioachino Calabrese,1130—1202)以著作许多预言书得名,彼非圣方济各派而为西多派,然圣方济各派之主张从严者颇受其影响。
[249]基亚纳河(Chiana)在托斯卡纳,但丁时南流入台伯河,经污泥之沼泽,水流甚迟。运动最快的天即原动天。
[250]不颂扬酒神与日神,而颂扬三位一体之上帝与融合神人两重性格在一身之基督。
[251]叙述圣方济各生平之圣托马斯此时再发言。
[252]上帝取亚当之肋骨造成女人夏娃,夏娃首先尝禁果,以致夫妇二人被逐于乐园,为其后裔之人类亦同蒙不幸。
[253]耶稣基督身受枪伤,被钉死于十字架,为全人类赎罪。
[254]但丁意谓亚当及基督之智慧应驾于所罗门之上。
[255]“不死的”即永久的,如天使与灵魂。一切造物为神意之反映,神智(光)发自神权(光源),虽散于万有,但不脱离神权,神爱而仍保持“三位一体”。“九个物体”指九重天,皆上帝直接创造而不可败坏者。
[256]神光自此天反射至彼天,能力逐渐衰弱,至最下的世界则只产生不完备而短寿命之物矣。“有种的”指生物(动物、植物),“无种的”指无生物(矿物)。
[257]“蜡”指原料,“模型”指“形成势力”一物之原料不同,所受天体之影响又不等,故结果各异。
[258]假使“三位一体”的上帝自备原料,自行工作,则其所成者自当完美,而超于其他受天体之影响所成者。
[259]《创世记》第二章第七节载上帝用地上尘土造成灵活的人名亚当。
[260]指圣母马利亚之孕育耶稣。
[261]所罗门继其父大卫登王位,向上帝献祭,夜梦上帝对他说:“你愿我赐你什么?你可以求!”所罗门说“……求你赐我智慧,可以判断你的民,能辨别是非;不然,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!”见《列王纪》上第三章。
[262]所罗门所求者为实用的治人之学,并非天文学、论理学、哲学、几何学。此处解释虽然巧妙,然所罗门之智慧即在哲学或科学方面亦甚卓绝。见《列王纪》上第四章载:他的智慧胜过万人;他作箴言三千句、诗歌一千〇五首;他讲论草木,自利巴嫩的香柏树,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;又讲论飞禽走兽、昆虫水族。
[263]巴门尼德(Parmenide)、墨利索斯(Melisso)、白利索(Brisso),皆希腊哲学家;但丁由于亚里士多德之非难而知道彼等,言彼等虽抱求真理之热心,而所得者仅为错误之结果。
[264]撒伯里乌(Sabellio)约卒于二六五年,反对神的“三位一体”,混合圣父与圣子;阿里乌(Arrio),卒于三三六年,以为圣子系圣父造,圣灵又系圣子造,各有等第。此等教义皆不合《圣经》所载。
[265]幸福灵魂围绕着贝雅特丽齐与但丁,圣托马斯之说话由圆周至圆心,贝雅特丽齐之说话由圆心至圆周。
[266]“再露脸”谓灵魂再与肉体相合而成为可见者,即“复活”之意。复活后当恢复一切感觉,则此灵魂所带之强烈光辉恐非肉眼所能受,或须减弱光辉以适应肉眼乎?此乃但丁未言及且未想及之问题也。
[267]“一和二和三”指“三位一体”中之各人格,合而言之即“上帝”;上帝命令一切,但不受其他权力之命令。
[268]此处所罗门回答复活后之问题。“较小圈子”即最近但丁之内圈。“天使”即加伯列。
[269]《地狱》第六篇:“他们(灵魂)在判决(最后)以后要比在判决以前较近于完美。”圣托马斯谓:“灵魂而无肉体,在其性质上不得为完全。”
[270]灵魂闻复活之说而表示喜悦。“阿门”者,希伯来语,“心愿如是”之意。
[271]此处诗人描写其由太阳至火星。
[272]此第三圈表示圣灵。初仅有微光,后突然光亮,此种情状或喻圣灵初时(在教义上)未能与圣父、圣子处平等地位,后始与父子同列也。
[273]火星肉眼视为赤色。
[274]“通行于各民族的语言”指内心的感谢,或一种敬礼之表示。
[275]但丁于《赛会》第二卷中曾表示:银河乃无数微星之积聚。
[276]“可尊敬的记号”指十字架,火星球上有众灵魂罗列成十字,而将球面划分为四区域。
[277]所见者未尝忘记,但限于智能,无法表示耳。
[278]此等字眼显属赞美基督之胜利的死。
[279]指贝雅特丽齐之眼睛。
[280]贝雅特丽齐之美丽,渐升则渐增,现在发展尚未达最后阶段,若谓此处天乐之悦耳,驾于其美眼之悦目,则不可也。
[281]上帝使天乐静止,以便利但丁与其远祖之谈话。
[282]流星似星之移动而已,而实非星之移动也。
[283]此处所谓“星座”、“带子”均指众灵魂所列成的十字架。
[284]爱俪园(Elisio=Champs Elysées),善人及英雄之灵魂所居之地,神话中之“天国”也。最大女神,即最大诗人指维吉尔,他于其《埃涅阿斯纪》第六篇中叙述埃涅阿斯遇见其父安奇塞斯于爱俪园。
[285]生前一次,死后一次。此段说话原文为拉丁文。
[286]所谓不变黑白之大书指天命或神所预定者。
[287]镜子谓神的先知先觉,亦即原始思想,意同前注中之“大书”。
[288]上帝使幸福灵魂之爱与智平均发达,故能完满表示其内情,但人类则常力不从心。
[289]珍饰指十字架。
[290]卡恰圭达(Cacciaguida)为但丁之高祖,娶妻为阿利基耶里氏(Alighieri),有子名阿利基耶罗(Alighiero I),取名于母姓,后母姓即为其家族之姓氏。阿利基耶罗为但丁之曾祖,为人骄傲,故但丁置之于净界山之第一层云。据确实之证据,阿利基耶罗于一二〇一年尚在世,故“一百多年”语微有错误。
[291]近佛罗伦萨古城墙有教堂名巴底亚(Badia),由其钟楼敲钟,亦司市民之作息。
[292]出嫁不太早,妆奁不太厚。
[293]房屋少而小,居人拥挤,并无多余之屋,如客室之类。
[294]萨丹纳帕路斯(Sardanapalo)为尼尼微(Nineveh)国王,以奢华著名。蒙德马罗(Montemalo)在罗马之北,俯视罗马城;于赛拉多(Uccellatoio)在佛罗伦萨之北,俯视佛罗伦萨城。诗言谓:如佛罗伦萨以壮丽胜罗马,则其衰落亦将胜之。
[295]贝尔提(Bellincione Berti),十二世纪佛罗伦萨之贵族,为有善行的郭尔德拉达之父。
[296]奈利(Nerli)、佛秋(Vecchio),皆昔日佛罗伦萨之大家。
[297]知有葬地,言老死不出国境也。床不见空,言丈夫不必远出而经商于法国也。结群出国始于十三世纪之中叶。
[298]凡此故事皆与佛罗伦萨之起源有关。
[299]蒋格娜(Cianghella della Tosa)为佛罗伦萨著名之悍妇;拉巴·沙戴来罗(Lapa Salterello)曾参加爱国运动,反对卜尼法斯之侵占,与但丁同时被放逐;此一女一男皆非甚有价值之人物。辛辛纳图斯为罗马著名之指挥官。科尔奈丽亚为贤母。
[300]妇人于生产时呼圣母马利亚,亦犹异教时代之呼处女神狄阿娜也。
[301]麻龙笃(Moronto)和爱利所(Eliseo)为卡恰圭达之二兄弟,并不为人所注意。波河流域或指费拉拉(Ferrara)。
[302]康拉德第三(Corrado Ⅲ)一一三七至一一五二年为日耳曼皇帝,第二次十字军(1147)首领之一。
[303]门第之高贵甚易随时间成为过去,应不时加以发扬光大。外套者,一种身外之饰物;如果不随时增补,则不能经久也。
[304]传说恺撒大权在握,身兼数职之时,臣下向彼进言则称“你们”(voi),但在但丁时代人民已普遍使用“你”(tu)矣。
[305]骑士朗斯洛与王后圭尼维尔恋爱,第一次接吻时其养女侍在左边做咳嗽声以为警诫。此处贝雅特丽齐做笑声,所以警诫但丁勿破于勿流于自尊自大之举动也,如用“你们”以代“你”。
[306]指佛罗伦萨,因施洗者圣约翰为佛罗伦萨之保护神。
[307]并非谓卡恰圭达全用拉丁语,亦用古佛罗伦萨之方言也。但丁颇知口语若不被标准文学作品所固定,则其变化甚快。见其《俗语论》。
[308]“三十”手抄本亦有作“三”者;火星周期约数为二年,较密数为六八七日,为但丁时代所已知者;由此再配以康拉德一一四七年十字军之役,则推得卡恰圭达之生年为一一〇六年(=五五三之二倍),其从役之年龄为四十一岁;或为一〇九一年(=五八〇倍六八七日,再折合年数),其从役之年龄为五十六岁。前者较合理,但后者较有威权,为多数注释家所采用。“火球”指火星,其与“狮子星座”并无天文学上关系,或因二者均属勇敢之象征也。
[309]佛罗伦萨旧分若干区,最后一区为圣彼得门区。每年于圣约翰节赛马,由西向东出发,经过城中心,踏入圣彼得门区,则首先接近者为卡恰圭达之住宅云。
[310]但丁自信出自罗马高贵种族,但此处不言者,免犯骄傲之罪过也。
[311]战神玛尔斯石像在古佛罗伦萨之南界,洗礼堂在其北界,自南至北,可说包括全市面积在内。“执戈之士”指可以服兵役之壮丁。
[312]古佛罗伦萨以市民之纯粹自夸,后因邻邑之人迁入,人口增加至五倍;冈比(Campi)在其西,切塔尔多(Certaldo)在其南,菲格林(Figline)在其东之阿尔诺河旁。
[313]加卢佐(Galluzzo)在南,推斯比亚诺(Trespiano)在北,皆接近佛罗伦萨市。邻邑之人迁入,市民增加,疆界扩大,但丁认为非福而今不如古。
[314]阿古格林的巴尔多(Baldo d’Aguglione)及西格那的法齐奥(Fazio dei Morubaldini da Signa)二人皆为律师,于一三〇二年叛白党而入黑党。巴尔多于一三一一年为教,曾令召多数被放者回国,唯明白宣布但丁不在其列。
[315]“一种国民”喻教皇,恺撒指皇帝,言教皇欲独揽政教两权,妨碍皇帝之行政,压迫与阴谋齐用,效生以下种种之混乱。参见《净界》第六篇。
[316]西米风德(Simifonti)为埃尔萨流域之堡垒,在佛罗伦萨之西。“某君”或指立波·凡洛底(Lippo Velluti),黑党一分子。但丁此处暗说教皇之压迫与阴谋。
[317]蒙特穆洛(Montemurlo)为柏那多与皮斯多亚间之堡垒,伯爵基底(Guidi)不能抵抗皮斯多亚之压迫,一二五四年卒于佛罗伦萨。
[318]亚贡纳(Acone)在锡耶韦流域(Val di Sieve),佛罗伦萨之东北,为白党领袖切尔契氏(Cerchi)发源地,与窦那蒂氏(Donati)为仇,因产生黑白二党。
[319]格雷韦流域(Val di Greve)在佛罗伦萨南。庞戴尔蒙特氏(Buondelmonti)之一人于一二一五年被暗杀,为佛罗伦萨一切内争之起源。
[320]力虽大,数虽众,苟无智勇以导之,则反为不美也。
[321]吕尼(Luni)在托斯卡纳北境边界上,在传说上为名邑,但丁时已毁灭。乌尔比萨利亚(Urbisaglia)接近马切拉塔(Macerata)之邑,为西哥特王阿拉里克(Alaric)所大掠。丘西(Chiusi)在基亚纳河流域(Val di Chiana),昔为名城,今为无关重要之地。西尼加格略(Sinigaglia)在安科纳(Ancona)北之海滨,因为遭抢劫及疟疾所侵,十三世纪末遂衰落。
[322]以上诸氏族,大概可于维拉尼之《佛罗伦萨史》中找出若干事实,但丁时已式微,几乎被世人所遗忘。顺次书其原文如下:Ughi,Catellini,Filippi,Greci,Ormanni,Alberichi,Sannella,Arca,Soldanieri,Ardinghi,Bostichi。
[323]“城门”,为圣彼得门,但丁时该处住着切尔契氏。但丁言该氏罪恶重重,有倾覆邦家之祸也。在昔该处为拉维那尼氏(Ravignani)所居,其后有贝尔提嫁其女郭尔德拉达于圭多·贵拉(Guido Guerra IV),其孙亦名圭多·贵拉,继承外曾祖父产业及其姓氏。
[324]柏来沙族(Pressa),氏族名;加里加依氏(Galigai),其镀金之剑柄及其画端乃骑士之标记。
[325]“鼬鼠皮条纹”在红底子上,此乃比格利氏(Pigli)之纹章;沙骇底氏(Sacchetti)、乔起氏(Giuochi)、菲芳底氏(Fiifanti)、巴路西氏(Barucci)、加里氏(Galli),均氏族名。察拉蒙德西氏(Chiaramontesi)因其族中有人私行改小斗之容量,以出售公盐。
[326]卡夫西氏(Calfucci)出自窦那蒂氏(Donati);西齐氏(Sizi)、亚利古西氏(Arrigucci),均氏族名。
[327]于培底氏(Uberti)在佛罗伦萨曾极有势力,其族之骄傲者如法利那塔,“金球”为朗培底氏(Lamberti)之纹章,莫斯卡为其族人。
[328]未斯多米尼氏(Visdomini)及多星奇氏(Tosinghi)管理教堂,当主教缺席之时,彼等得自由支配教堂财产,因以自肥。
[329]阿地马利氏(Adimari)与但丁间有不可解之仇恨。于贝帝诺·窦那蒂(Ubertino Donati)娶贝尔提女,后贝尔提又欲嫁他女于阿地马利氏,于贝帝诺·窦那蒂加以反对。
[330]卡逢煞希氏(Caponsacchi)原住菲埃佐勒。基达(Guida)与茵芳加多(Infangato)皆吉伯林派。
[331]佛罗伦萨最初有一城门柏罗萨门(Porta Peruzza),乃取名于古氏族柏拉(Pera)。
[332]大子爵谓乌哥(Ugo di Brandimborgo),为日耳曼皇帝奥托第三(Otton Ⅲ)驻托斯卡纳之代理人,卒于一〇〇一年之圣托马斯节日。子爵在日,曾使佛罗伦萨之波西、内利、冈加朗底、基央多纳底、贝拉等氏族之人为骑士;此辈因爱子爵故,于氏族之纹章上加红白二条成十字,此乃子爵之旗号也。“联络民众的”指嗣后在但丁时代有基诺·贝拉(Giano della Bella)脱离贵族,为一民主派之大领袖。
[333]加德罗底氏(Gualterotti)与英巴杜尼氏(Importuni)之新邻居指庞戴尔蒙特氏。巴而哥(Borgo Santi Apostoli),佛罗伦萨城内地名。
[334]“那一族”谓阿米戴伊氏(Amidei),其“戚党”指乌采利尼(Uccellini)、吉拉迪尼(Gherardini)等。该氏等在昔被人尊敬,今则衰败而被放逐。
[335]庞戴尔蒙特(Buondelmonte Buondelmonti)与阿米戴伊氏之女有口头婚约,后竟受诱惑与窦那蒂氏之女结婚,遂被暗杀于维巧桥边,其处有战神之残像。因此暗杀,乃生贵尔弗与吉伯林两派,造成佛罗伦萨之不幸。
[336]庞戴尔蒙特由乡入城时经过佛罗伦萨南一河名爱玛(Ema),若彼当日溺死水中,则可免去佛罗伦萨种种之不幸。
[337]佛罗伦萨之旗号为白百合花在红底上,吉伯林派保持之,一二五一年贵尔弗派则采取红花而白底。旗号倒置,为战争失败受辱之象。
[338]法厄同闻人言彼乃太阳神阿波罗之子,后又有人谓其不然,彼心焦急,乃趋其母克吕墨涅(Climenè)一问究竟。法厄同曾请其父许彼赶太阳车,致闯大祸。但丁因以前曾有灵魂预言其未来之不幸,故亦急欲就其高祖一问。
[339]“神灯”指卡恰圭达。
[340]灵魂们经历诸天所趋之一点;其所凝视之一点为上帝,过去、未来在上帝心目中皆为现在。
[341]灵魂言及但丁未来之命运者,见《地狱》第十、十五、二十四篇,《净界》第八、十一、二十四篇。
[342]人能预料祸患之来临,则其所受损害与痛苦较轻,如箭来迟慢则创伤较浅。
[343]古代神之答词,预言未来者,皆属谜语或模棱两可之言。“上帝的羔羊”指耶稣。
[344]“未来的事”在上帝看来是一幅目前的图画。
[345]希波吕托斯(Ippolito)为希腊国王忒修斯与前妻所生之子,被后母淮德拉(Fedra)诬告,因此离开雅典。但丁被放逐于佛罗伦萨似之。
[346]因政治意见之不同,罗马之教皇卜尼法斯第八不惜重价,阴谋将但丁逐出佛罗伦萨。
[347]暗指佛罗伦萨黑党所遭之灾害,如阿尔诺河上之桥断,溺毙许多人;如大火,延烧一千七百家等。
[348]与但丁一同流放之白党,于一三〇四年拟以武力袭击佛罗伦萨,但丁不赞成,不取一致行动,遂成孤立,后袭击者卒流血而失败。
[349]但丁放逐后,早年寄寓维罗纳(Verona)之斯卡拉族(della Scala);斯卡拉,“梯子”之义,其纹章为一鹰立于一梯子上。大隆巴多(Gran Lombardo)谓斯卡拉之巴尔托罗美奥(Bartolomeo della Scala),一三〇一至一三〇四年为维罗纳之主。
[350]允许食在请求之前,即但丁未开口即已有供给,与普通人间“有求必应”之次序相反。
[351]此位指堪格兰德,为巴尔托罗美奥之弟,一三一一至一三二九年为维罗纳之主。但丁有致彼之书信;《天堂》为奉献于彼之著作。“这星”指火星,言其勇敢也。
[352]加斯科涅人(Gascon)即教皇克力门第五,初本赞成日耳曼皇帝亨利第七光临意大利,后又暗中反对。其时为一三一二年,堪格兰德方二十一岁。
[353]此处指但丁着笔以后所发生的诸事。
[354]今已离开佛罗伦萨,避难异乡,不应再作讽刺诗歌,致惹人怒,使异乡亦不克安居也。
[355]但丁所遇之善恶灵魂,如不于其诗中指出姓名,或含糊其辞,则不足以服读者,故不得不以所见所闻之全景写出,即获罪于人亦所不惜也。
[356]“苦”言放逐,“甜”言光荣之前程。
[357]上帝为一切善美及一切欢乐之源。
[358]在光辉中为卡恰圭达之灵魂。
[359]火星天为天堂之第五级。此处以树喻天堂,山顶喻上帝。
[360]言此辈大名之人其所行可为诗歌之材料也。
[361]约书亚(Giosuè)继续摩西引导希伯来人往神所允许之地,《旧约》中有《约书亚记》。
[362]马加比(Giuda Maccabeo)救济希伯来人脱于叙利亚王安条克(Antioco)之压迫,见《圣经》的逸传《马加比传》。
[363]法国查理曼大帝及其侄罗兰出征其时为撒拉森人所据的西班牙。
[364]威廉(Guglielmo)为奥兰治(Orange)公爵,其侄勒纳尔(Rinoardo)为勇敢之战士。戈弗雷(Goffredo di Buglione)为第一次十字军之领袖,卒于一一〇〇年。罗伯特·圭斯卡尔多驱逐撒拉森人于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而王其地,卒于一〇八五年。以上罗兰、威廉、勒纳尔为稗史中人物,其他为历史的人物。
[365]参见本篇第二段之“神圣的眼”及“微笑的光”。
[366]越上升则天体之轨道越大,但丁觉得贝雅特丽齐之美丽及微笑(奇迹)更加动人。
[367]木星在火星与土星之间,但丁根据托勒密谓火星热土星冷,唯木星得其平均。
[368]木星为奉献于尤比特大神之星。“爱的火花”指灵魂包于其内之“光辉”。“描写着我们的语言”指下文所述排列字母。
[369]珀伽索斯(Pegaso)为飞马,曾以蹄踏地成泉,该泉奉献于文艺女神,因此有“珀伽索斯泉之女神”之称。此处或指天文女神乌拉尼娅。
[370]“简短的诗句”指用拉丁文所写之诗句。
[371]灵魂们依次排成字母(消前显后),共计排了三十五个字母,但丁记牢若干字母所成的每个字,积数个字则成诗句。
[372]此处拉丁文直译为“爱悦正义,彼审判地球”,即“治理世界者应一秉至公”之意,语出所罗门。
[373]此处灵魂们由M形极易渐渐改变为鹰状,为罗马帝国(其法律,其正义)之象征。“至善”指上帝。
[374]其占法先问:“我得多少羊?或多少银元?”于是击着火之棍而数其堕地之火花。
[375]“使他们发亮的太阳”指上帝。
[376]上帝之工作,更无人能予以指导。《以赛亚书》第四十章:“谁曾测度耶和华的心,或做他的谋士指教他呢?他与谁商议?谁教导他?……”即此意。上帝为一切“形成势力”所自出,使鸟巢内之蛋成为鸟形,但“在窝里的形态”一语总属晦涩。
[377]其他灵魂促成鹰身鹰翼。
[378]“温和的星”即木星。中世纪之理论,谓正义乃由于木星的影响。“宝石”指幸福的灵魂。
[379]正义不彰,但丁意谓由于罗马教廷之贪污。基督精神所建之圣殿,实成以种种奇迹及殉教者之血。昔年耶稣曾被人于耶路撒冷圣殿内商定身价,今此事又再见于罗马教廷矣。
[380]“天上的军队”即幸福的灵魂。“坏的榜样”指教会之牧师。
[381]“圣餐面包”由耶稣分赐大众。此处言教皇滥用“出教”权力也。
[382]指卜尼法斯第八,又说指克力门第五或其后继之教皇。
[383]“写上”指将人逐出教会,而登记于册,及得贿则又涂去其名,成为一种买卖。“葡萄园”指教会。
[384]敬仰因番罗底之女莎乐美跳舞事被希律所杀的施洗约翰,指其爱“弗罗林”金币也。“孤独生活”言施洗约翰居旷野。打鱼的即圣彼得。
[385]此鹰虽为诸灵魂所组成,但众口一声,众心一德,故如出一人也。
[386]所有文明的政府,其工作唯一,其口号唯一,“正义”而已。
[387]神之正义将由另一重天反射出来,但在木星天之诸灵魂亦能明辨之。
[388]未信基督者虽有德亦不能入天堂,似与神之正义不合:此但丁心中之疑问也,在其《王国论》中已提及。
[389]上帝之智慧无穷,非一切造物所可及。
[390]“第一个骄傲者”指卢奇菲罗(撒旦),原本为造物中之最高者,但因未见全体,不能静待上帝之全光,竟至堕落。同样,亚当复之罪不在希望知识,而在其希望之太早耳。
[391]“恬静的”指上帝,神智。“黑暗或影子”指愚蠢无知。“毒汁”指罪过。有害的幻想(迷惘)皆生自肉体。
[392]假使我们没有《圣经》的威权做我们的指导,假使我们不知道上帝的意志其本身就是善和正义的完全标准,而并不需参考别的标准,那么在人类心中定有许多狐疑不决的事情。和上帝的意志符合,就是正义之最后试验。
[393]“记号”谓鹰之影像,罗马帝国之国徽为鹰旗。参见第六篇。
[394]此处所谓埃塞俄比亚人(在非洲)及下文之波斯人皆代表非耶教徒。“永富的”指得救者,“永穷的”指有罪者。口称基督之匪人,将受非耶教徒之谴责。
[395]上帝之书,记录人类之功过者。以下随意指出当时君主(耶教徒)之罪恶,亦不尽有史实可证,可与《净界》第七篇比较。
[396]日耳曼皇帝阿尔伯特于一三〇四年侵入波希米亚,布拉格(Prague)其首邑也。“鼓翼”在原文亦可解释为天使动笔(翼)记录其事。
[397]一三一四年,法王美腓力打猎遇野猪,马惊坠地,因伤而卒。美腓力因在佛兰德之战役(1302)亏损甚多,乃将货币改造,价值仅及原币三分之一。
[398]此言英王爱德华第一与苏格兰王罗伯特间之战事。
[399]西班牙王指斐迪南(Ferdinando di Castiglia);波希米亚王指瓦茨拉夫。
[400]查理第二为那不勒斯及耶路撒冷王,跛足;I为一,M为千,言其美德与劣迹为一与千之比也。
[401]安奇塞斯为埃涅阿斯之父,死于西西里之德列帕努姆(Trapani),所谓火岛即西西里,因其岛为埃特纳火山也。此处所指为腓特烈(1296—1337年为西西里王)。《净界》第三篇但丁谓其在西西里甚光荣,故在薄伽丘时代传说但丁原欲将《净界》奉献于彼,然近代学者皆不信有此。如但丁原有此意,则但丁失去对彼之尊敬,或由于彼之软弱,未能反对那不勒斯王罗伯特,意大利贵尔弗派之首领。但丁于此处表示其罪过之罄竹难书。
[402]腓特烈之叔为贾科莫(Giacomo,1262—1311),梅诺卡岛之王;其兄亦名贾科莫,即雅谷伯(Iacopo),于一至一三二七年为阿拉冈王。
[403]葡萄牙王指迪奥尼西奥(Dionisio Agricola),挪威王指亚柯纳(Acone Gambalunga)。拉斯亚(Rascia)即塞尔维亚与波斯尼亚等地,其王斯特凡(Stefano Urosio)曾伪造威尼斯之货币。
[404]一三〇〇年匈牙利王为安德鲁(Andrew);加罗伯特,但丁友人查理·马德罗之子,于一三一〇至一三四二年继立,为贤明之君。
[405]纳瓦拉与法国相隔比利牛斯山,纳瓦拉王女约娜(Joanna)为美腓力之妻,故亦入法国势力范围矣。
[406]尼科西亚(Nicosia)和法马古斯塔(Famagosta)为西伯里岛(塞浦路斯岛)要邑,该岛在法人恩里克(Arrigo di Lusignano)王统治之下(1285—1324),王亦暴虐,喻之为野兽;前所列举欧洲诸王皆野兽之团体也。
[407]太阳落而群星出,以喻鹰语止而诸灵魂发出种种歌声。但丁时代意谓群星(不仅行星)之光皆为日光之反射。
[408]“世界的记号”谓鹰,象征世界的帝国(罗马帝国)。“其领袖”谓诸皇帝(组成鹰状之诸灵魂)。
[409]“甜美的爱”指上帝之爱。末句言诸灵魂歌唱。
[410]大卫(David),以色列王,曾将“约柜”从亚比拿达家搬到耶路撒冷城,大卫在约柜之前欢呼跳舞。见《撒母耳记》下第六章。
[411]指图拉真皇帝事,“柔和的生活”指在天堂,“其相反的”指在地狱。
[412]指希西家(Ezcchia),犹太王,病将死,因祷告上帝而得延长十五年之寿命。见《列王纪》下第二十章。神命不因祷告而变更,唯祷告亦在神命之程序中而已。
[413]指君士坦丁皇帝将罗马让与教皇,携其法律及鹰旗东往希腊。
[414]威廉(Guglielmo Ⅱ,1153~1189)即好威廉,曾为西西里王,生时为人民所爱戴;今那不勒斯以查理第二为王,西西里以腓特烈第二为王,人民苦之。
[415]特洛亚人里佩乌斯(Rifeo Troiano),维吉尔于其《埃涅阿斯纪》第二篇中称彼为“特洛亚人中最公正之一人”,因抵抗希腊人而战死。
[416]鹰的影像,印着上帝永久的意志(正义),因渴望上帝而万物各得其所。此处言组成鹰状之诸灵魂歌唱一会儿而静默了。
[417]图拉真及里佩乌斯皆为异教徒,为何得入天国?
[418]里佩乌斯生耶稣前,图拉真生耶稣后。“受痛苦的脚”言耶稣被钉于十字架上。
[419]在地狱,忏悔或改变意志,虽有神命亦认为不可能,故必使灵魂归于肉体,于是其意志可于地上改变之。
[420]中世纪传说教皇格利哥里为图拉真祈祷,一日,天上有声曰:“吾闻尔语矣,吾赦图拉真。”圣托马斯谓:“图拉真虽在屏弃之列,然并非绝对受屏弃,因其命中注定将格利哥里之祈祷而得救也。”按此即神学上之宿命说、天命说,或救灵预定说(Predestination)。
[421]“能够帮助他的一位”指基督。
[422]圣托马斯谓:“一个虽生于蛮夷之邦,上帝亦将予以得救所必需之启示,或用神感,或遣以宣教师。”但丁似亦抱此观念。
[423]自特洛亚之毁灭至耶稣降生有一千余年。“三个贵妇人”指信、望、爱。
[424]神的影像(鹰状)在讲论之时,图拉真与里佩乌斯两灵魂之光辉一开一合,以相应和。
[425]尤比特大神爱塞墨勒,其妻尤诺女神妒之,说大神以完全庄严之状赴塞墨勒处,塞墨勒遂被焚。在此第七重天,贝雅特丽齐微笑之光芒大增,非但丁所能受。
[426]第七重天即土星天,言土星其时正在“狮子星座”内发光也。
[427]“这个镜子”指土星,亦即下文所称之“晶体”。
[428]土星取名于萨图努斯神(Saturno),神为尤比特大神之父,诗人以其时为“黄金时代”,人民简单质朴,故无罪恶。
[429]“雅各的梯子”见第十篇。
[430]此灵魂所在之天,并非真使乐歌熄灭,但默想生活(或隐逸生活)完全为内心的,故非人类之视听所能及也。
[431]天上之灵魂虽与上帝交通,认识其元素(要点),然犹不足以了解其永久命令,世人应勿存此奢望。
[432]卡德利亚(Catria)为邻近亚平宁山脉的古比奥之山,高一千七百〇二公尺,山脚有修道院圣克罗齐(Santa Croce di Fonte Avellana),属卡马尔多里派。
[433]指“四旬斋”食物,得用橄榄油,不用脂油或牛油。
[434]谓产生高僧也,后则每况愈下矣。
[435]比尔·达明(Pier Damiano,1007~1072),生于腊万纳,在圣克罗齐修道院为僧,研究神学甚有声誉,一〇五八年为奥斯蒂亚(Ostia)红衣主教,死于法恩察,生平对牧师道德之堕落指摘不遗余力。彼得犯罪者(Pietro Peccatore)或说即比尔·达明之另一名字,或说为另一人,与比尔·达明同时。此处但丁说明在腊万纳之圣马利亚(Santa Maria in Porto)修道院,因不欲人混乱也。
[436]“帽子”谓红衣主教之帽;为教主者亦每况愈下。
[437]矾法(Cefas)即彼得(见《约翰福音》第一章四十二节);大器皿指保罗,他为上帝所拣选的器皿,即神选杯(见《使徒行传》第九章第十五节)。
[438]上帝对于司圣职者之惩戒,或云指教皇卜尼法斯第八之被虏致死。
[439]指圣本尼狄克(San Benedetto di Norcia,480~543),他于五二九年创本尼狄克教派于卡西诺山,其教派以潜修为要,除宗教外亦研及种种学术,希腊罗马之文学赖以保存者不少。
[440]卡西诺山(Montecassino),约在罗马至那不勒斯之中途,山顶昔有阿波罗庙,又有奉献于爱神之树林,故该地人民原奉邪教。
[441]“他的名字”指耶稣基督,彼曾以天国之真理昭示人群。
[442]马卡里乌斯(San Macario),第四世纪埃及隐修者。罗穆埃尔德(San Romualdo di Ravenna,956~1027)于卡森提诺之卡玛尔多里建修道院,并为卡玛尔多里教派之祖。
[443]“最后一重天”指天府,天府为灵魂居住之所,彼等在此保持人类之面目,但更为光明而美丽。
[444]天府是永久的,不动的:“不在空间之内”言其大无穷,即空间之全部,包含一切,而不为其他所包含;“没有两极”,言其不动。
[445]由默想与节欲之生活,以达精神上无时间(永久)、无空间(无所不在)之生命,雅各的梯子象征此种精神之提高,然后世教士不能实行隐修,以致一切教规均成具文,遂无人能登天梯。
[446]重利盘剥者所得之果子谓利息也,僧侣以教会产业入于私囊,其罪恶超于重利盘剥者。
[447]“虔敬的胜利”指天堂。“金牛星座”之次为“双子星座”。
[448]由此可推定但丁生日在五月十八日至六月十七日之间,其时太阳在双子星座(宫)。
[449]“艰难”指描写天堂中最高的几重天。
[450]指天府,指上帝。
[451]拉托娜的女儿即月球,但丁意谓月球向天上之一面(非向地之一面)无黑斑,参见第二篇。
[452]希佩里恩(Iperione)为太阳之父。
[453]麦雅(Maia)之子为水星,狄俄涅(Dione)之女为金星。
[454]尤比特即木星,土星为其父,火星为其子,“怎样移动”言其轨道。
[455]“小小的……圆面”即地球之一面。人类所争夺者,产生财富之土地耳。
[456]指天顶,太阳在午时,移动似乎较迟,因其时诸物影伸缩之量较小。
[457]“诸天的旋转”对于人类有影响而产生种种善果。
[458]特里维亚(Trivia),月神狄阿娜之别名。“众女神”指众星。“几千盏灯”指众幸福灵魂。“太阳”指基督。“我们的”即太阳,“在我们头上的”即众星。此处言基督在众灵之中如月在众星之中,基督照明一切如太阳照明众星(行星与恒星)。
[459]“明亮的本体”指基督,即圣子。
[460]《哥林多前书》第一章:“基督总为上帝的能力,上帝的智慧。”
[461]“云中的火”指电光。天空中之快乐,即幸福灵魂之“食品”。火性向上,见第一篇。
[462]但丁已望见基督及其信徒(所谓胜利的军队)之幻象或景象(vision)以后,眼光增强,可以忍受贝雅特丽齐之微笑矣。
[463]“记述过去的书”谓人之记忆力。波林尼亚(Polinnia),抒情诗及修辞学之女神,饮其乳水之舌头谓诗人。“圣容”指基督之容貌,贝雅特丽齐因注视圣容,故其微笑美丽无比。
[464]“玫瑰花”指圣母马利亚;“百合花”指使徒。
[465]忍受光芒之意。
[466]基督(光源)上升天府,光照随于其后之灵魂(光辉)。“善的权力”指基督,“他们”指灵魂。基督之光强,不可逼视,灵魂之光较弱,可忍受。
[467]“美花的名字”即马利亚,基督上升天府,留于后者以彼为最光亮。马利亚在天上以光辉胜于其他幸福者,在地上以德行胜于他人。
[468]此圆光辉为大天使加百列(告知耶稣降生者),彼来致敬马利亚。
[469]天府最美丽之宝石为马利亚,古琴声指下文大天使加百列之歌颂。
[470]“我们的希望”指基督,言耶稣为马利亚所生也。马利亚(天之后)随其子入天府。
[471]原动天包裹其他诸天,原动天之外为天府,上帝所居,上帝之权力实以原动天为媒介而传播于其内诸天。
[472]马利亚与大天使加百列升入原动天,但丁望不见矣。
[473]“富有的箱子”指诸圣灵,彼等曾在地上散布真正之财宝(善)。
[474]“巴比伦流亡”象征地上生活。在地上时能舍弃黄金,今在天国(这里)享受幸福。
[475]“新旧结集”指《新约》与《旧约》中诸圣灵。执有天国之钥匙者为圣彼得。
[476]“幸福的羔羊”指耶稣,“大会食”指最后的晚餐(圣餐),被选的灵魂即使徒们。
[477]但丁渴求神智(泉水)。
[478]这个最美丽的指使徒圣彼得。
[479]此处原文为troppo color vivo,意谓“太多的色彩”,现依poco color vivo译为“足够的色彩”。
[480]门徒坐在船上,见耶稣从海面上走来,耶稣对彼得说:“你来吧!”彼得就下船去,在水面上走。见《马太福音》第十四章。
[481]古罗马之百人步兵队之队长,喻圣彼得也。
[482]“你亲爱的兄弟”指圣保罗。《新约》中《希伯来书》为无名氏所作,但普通认为出于保罗之手。其第十一章第一节:“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,是未见之事的确据。”为此处所采信仰之定义。
[483]信仰实不能说有本质,更不能说是证据,唯信仰深者,视未然为已然,即空中楼阁亦认为基础稳固且可为推论之证据矣。
[484]“新旧羊皮纸”指《新约》、《旧约》:但丁谓读《圣经》而获得宗教的信仰也。
[485]指种种奇迹。
[486]“我们颂扬上帝”,《诗篇》之一。
[487]在但丁时代,人民常以社会习用之尊称名诸圣人。子爵(Baron),在古时为一国高贵之人。
[488]人告圣彼得及圣约翰以耶稣遗体被盗事,二人遂向坟墓奔去;约翰年轻先到,但不敢入内;彼得后至,乃先入内。见《约翰福音》第二十章。
[489]依亚里士多德之《物理学》及《后物理学》以说明上帝。
[490]“你们”谓使徒也。
[491]此以“三位一体”说明上帝。
[492]如《马太福音》第二十八章第十九节:“……奉父子圣灵的名,给他们施洗。”
[493]前篇末段谓圣彼得在但丁额前绕三匝,因此使但丁联想到诗人荣戴月桂冠之事,此种风俗,十四世纪已行于意大利,如一三一四年墨萨多(Albertino Mussato)受桂冠于其故乡帕多瓦;一三四一年彼特拉克(Petrarca)受桂冠于罗马。但丁希望有一日其“神圣的诗”(《神曲》)可以感动佛罗伦萨人之心,因此召其回乡而蒙受诗人之荣誉。“另一种声调”、“另一种羊毛”谓乡音已改而鬓毛已衰也。但丁受洗处为佛罗伦萨之圣约翰教堂。
[494]第一位教皇,基督之代理者,指前篇之圣彼得。
[495]此子爵指圣雅各之灵魂。西庇太的儿子雅各为十二使徒之一,圣约翰之兄,仅在犹太本境传道,未出国门一步,被希律王所杀。但传说彼传教于西班牙,八三五年竟发现其遗骸于加利西亚(Galizia)省云,因此其地建有著名之教堂。另一雅各为耶稣胞弟,称为“主的兄弟雅各”(见《加拉太书》第一章第十九节),与彼得、约翰合称为“教会的柱石”(见《加拉太书》第二章第九节);《雅各书》亦常认为乃彼所作,并非西庇太的儿子雅各所作。但丁对于此二雅各忘记区别或不知区别。
[496]圣彼得与圣雅各颂扬上帝。
[497]《雅各书》第一章第五节:“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,应当求那厚赐予众人,也不斥责人的上帝,主就必赐给他。”
[498]彼得、雅各、约翰对于耶稣有较别的门徒更亲切的知识。如在《马太福音》第十七章载耶稣带他们三人上高山,在他们面前改变形象;在《马太福音》第二十六章载耶稣带他们三人在客西马尼祷告,不觉悲从中来;在《马可福音》第五章载耶稣带他们三人到管会堂的家里,叫睚鲁的女儿从死里复活。耶稣欲特别启示他们以神学上之三美德,故但丁以及许多解释《圣经》者以彼得表示信,雅各表示望,约翰表示爱。
[499]“那些高山”指二使徒。“我要向山举目。”见《诗篇》第一百二十一篇。
[500]此处以地上比喻天国,皇帝即上帝,精灵即伯爵,宫廷即诸天也。
[501]“交战的教会”指地上之教会,太阳指上帝。
[502]脱出埃及,有几种意义,其中之一象征灵魂脱出肉体之束缚;入耶路撒冷象征天国生活,尽善尽美之生活。
[503]贝雅特丽齐代但丁答了第二个问题,其他二问题由但丁自答。
[504]“希望”专指天堂之幸福。此处定义直录教义作家彼得之句。
[505]答第三问题。“许多星”指教义作家。歌者谓大卫,下所引颂歌即其所作《诗篇》之第九篇第十节(拉丁文《圣经》为第十一节,但丁原文与拉丁文合)。
[506]“他的点滴”即大卫之教训。《书信》即《雅各书》,其第一章第十二节说:“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: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,必得生命的冠冕,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。”
[507]圣雅各为殉道者,彼脱出地上(战场)生活而归于天国;棕榈象征胜利。
[508]“显示在眼前的目标”即但丁所在之天国也。
[509]《以赛亚书》第六十一章第七节、第十节谓信道者将“有加倍的东西”,即衣服,一如雅各之弟约翰于其《启示录》第七章第九节中所述者。此加倍的衣服象征灵魂与肉体之欢乐;但丁希望之内容是在灵魂不朽与肉体复活而亦达于不朽之境界。
[510]言其明亮如太阳也。仲冬之月,日在摩羯宫,若其对方之巨蟹宫再置一日,则一日落而一日升,将无黑夜矣。
[511]传说塘鹅(pellicano)以自己之血哺其幼鸟,故常用以象征耶稣。《约翰福音》第十三章第二十三节载约翰侧身挨近耶稣的胸怀;第十九章第二十五至二十七节载耶稣在十字架上将母亲托付与约翰。
[512]天上之光不能成蚀象,因无质点,且亦无黑影也。彼得同约翰之将来如何,耶稣说:“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,与你何干。”见《约翰福音》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节。因此一言,传说约翰不死,约翰以肉体登天,故但丁以为可见约翰所成之黑影也。
[513]约翰言其身体已成尘土,待将来之神命而复活,即在末日审判以后。
[514]仅耶稣与圣母(见第二十三篇)灵魂与肉体同登天上。中世纪认为以诺被上帝接去(见《创世记》第五章),以利亚乘旋风升天(见《列王纪》下第二章),并非至天,而是至地上乐园。但丁似亦采用此说。
[515]亚拿尼亚(Anania),大马色之耶教徒,曾以手按圣保罗之身,使其在地上为天光所眩晕而失去之目力恢复原状,见《使徒行传》第九章第十至十八节。
[516]但丁意谓始(希腊文之首一字母:阿尔法)终(希腊文之末一字母:欧米加)爱着至善(上帝);但丁对贝雅特丽齐之热情,升华而为对上帝之爱。
[517]自然的理由及神的启示。
[518]谁能认识上帝为最高的善,则不得不爱上帝至最高程度。
[519]亚里士多德谓上帝乃诸天所仰慕之最高对象:上帝自足而完全,为欲望或思想之对象。亚里士多德所说之上帝,非有人格者,乃一诸天及自然世界所依之原理,与耶教中所说有神性之上帝不同,但中世纪之神学家均借亚里士多德之说以自重。
[520]《出埃及记》第三十三章第十九节,耶和华对摩西说:“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,在你面前经过。”
[521]“崇高的宣言”指《约翰福音》,其首章述道即上帝,上帝即道,及道成肉身(基督降世)之原理。
[522]“基督的鹰”指圣约翰。
[523]指耶稣的死。
[524]“永久的园丁”指上帝,“园子”指地上,“枝枝叶叶”指造物。爱上帝为第一义,爱上帝所造之物为第二义,即仁爱或博爱之义也。
[525]上帝所创造之第一人类,即亚当。
[526]亚当被造成,即在成人状态。
[527]“真实的镜子”指上帝,一切事物皆由上帝反射而出,故注视上帝者得明了一切事物,非一知半解者可比也。
[528]贝雅特丽齐由地上乐园引导但丁登天。
[529]世人对于亚当尝知识树果有种种解释,但丁意谓只是违背上帝之命而已。参见第七篇:“他不愿忍受对于自己有利益的约束。”
[530]贝雅特丽齐往地狱中之“候判所”派遣维吉尔营救但丁。亚当在地上九百三十年,在“候判所”四千三百零二年,被耶稣救出,升至天国。
[531]宁录在巴别造登天塔,上帝乱工人之言语,使彼此不能会意,造塔不成。
[532]言人类之嗜好,因受星球之影响而生变化也。
[533]耶(I)或为但丁所创之名字,用以表示耶和华(Iehovah)也。
[534]以利(EL)为希伯来文称上帝之名字,其意义为“权力”。
[535]亚当自言其在伊甸园(地上乐园)之生活不过从日出(第一时)到日中(第六时),共六小时耳。此种古代意见,但丁盖得之于十二世纪法国神学家柯美斯托(Pierre Comestor)。
[536]指圣彼得;其他三个为圣雅各、圣约翰、亚当。
[537]言其光辉由白色变为赤色也。在天堂白色表示欢乐,赤色表示悲伤与恼怒。
[538]卜尼法斯第八被其反对者认为篡夺者,因其教座乃切勒斯蒂诺第五生前所让予也。因卜尼法斯之无价值,虽有若无,故言空虚也。但但丁并未坚持卜尼法斯为非教皇。
[539]古传圣彼得在罗马被尼禄(Nero)皇帝倒钉于十字架而死,葬地在罗马。“极恶的”指撒旦。
[540]耶稣被难时,“从午正到申初,遍地都黑暗了”。见《马太福音》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五节。
[541]“基督的女人”指教会。圣利努斯(Lino),及圣克莱图斯(Cleto)即阿纳克莱图斯(Anacleto),相传为圣彼得之后继者。
[542]西克斯图斯(Sisto)、庇护(Pio)、加里斯都(Calisto)、乌尔班诺(Urbano),皆第二第三世纪罗马之主教。
[543]暗指贵尔弗派及吉伯林派。
[544]贵尔弗派奉教皇之旗,其上绘有圣彼得之钥匙。
[545]《诗篇》第四十四篇第二十三节:“主啊!求你睡醒,为何尽睡呢?”
[546]克力门第五(Clemente V),一三〇五至一三一四年在位,为加斯科涅(Guascogna)人;约翰第二十二(Giovanni XXII),一三一六至一三三四年在位,为卡奥尔(Caorsa)人。此二教皇之教座皆在阿维尼翁。
[547]罗马帝国之将军西庇阿战胜汉尼拔。
[548]“天羊”即摩羯星座,太阳在该星座时为十二月、一月。
[549]众圣灵之光辉上升,犹冬季雪片之飘落地面也。
[550]所谓“第一带”指由印度之恒河至西班牙之加的斯,其中点为耶路撒冷。但丁第一次从双子星座下望时(第二十二篇),其所见之地面为自恒河至耶路撒冷,此次下望时,所见为自耶路撒冷至加的斯。但丁在天空已随双子星座移动四分之一圆周矣。
[551]盖特(Gade)即今西班牙之加的斯(Cadice)。尤利西斯之航程越出直布罗陀海峡而入大西洋。
[552]“对方面”指地中海之东岸。神话谓尤比特大神幻为一牛,负腓尼基王女欧罗巴(Europa)入海而去。
[553]但丁在双子星座,故云太阳在其脚下;太阳正在白羊星座下,与双子星座相隔有一金牛星座,故但丁所看到之地面并不成圆形,不过如满月后所见之月象而已。
[554]勒达为幻为天鹅的尤比特大神所爱,生卡斯托耳与波吕丢刻斯二子,死后升天为星宿,即双子星座。此处言但丁由恒星天上升至原动天也。
[555]中心静止,其余绕动:此乃当时地球居中不动而天动之天文学说。原动天包围其他一切之天于其内,故为宇宙之边境,或空间之起源。
[556]此天为一切激动与影响及于其他诸天之起源。
[557]天府之光与爱所成之圈,围绕原动天,只有上帝悉其内容。
[558]时间以太阳星辰之运动而测量,今运动之源起于原动天,故时间之源(根)亦为原动天。运动显示于太阳星辰,故时间亦显示于太阳星辰,如枝叶之发展而可见也。
[559]上一段谈宇宙之原理,何等高妙,但世人大都溺于逸乐,不能享此清福,故即于本段表示感慨。
[560]“与晨同来、留晚而去者”指太阳,太阳为一切生物之父。“美丽的女儿”指人类,人类由白变黑,言其堕落也。
[561]无教皇、无皇帝君临意大利。
[562]公元前四十六年罗马改用儒略历(Julian calendar),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,四年闰一日。此历每百年约差一日,故三月二十一日之春分,积至十六世纪之末,乃在三月十一日;于是教皇格利高里以一五八二年十月五日,为十月十五日,且规定以后逢百之年非闰年,逢四百之年又为闰年。但丁时代,历未改正,故行之悠久,则正月亦将不在冬季也,即冬季为十、十一、十二月。
[563]但丁先于贝雅特丽齐眼中见光,返身遂见上一强烈之光点。此光点表示上帝本体之光。此光点无物质的大小,故即与最小之星并列比较,则小星大如月,而此光点仍不过一光点也。亚里士多德谓此“神物”无大小,且无可分析为部分。
[564]指日晕或月晕。
[565]绕光点旋转之光环速于原动天。
[566]尤诺女神之使者指虹。
[567]离光点越远之火圈其运动越迟,其光亮越减。
[568]亚里士多德谓:“此种原理,乃天与地之所依。”
[569]表现在但丁眼前者越近中心越活泼,但物质的世界(按但丁之天文系统,以地球为中心)适得其反,但丁认为不能解说。
[570]物质天之最大者,其含蓄之德行(善)亦最大,所重要者为德行而非大小。至于天使圈之德行,则视其速度与光亮以为阶级。
[571]原动天相当于天使圈之最小者。此圈之天使为撒拉弗级,较其他天使为最知“第一原因”,故亦最爱。
[572]天使圈由内向外,诸天由高向下,彼等德行之大小成比例。
[573]波斯王问棋戏发明家赛萨(Sessa)欲得何酬,赛萨答谓只须于棋盘之第一格置一粒麦,第二格二粒,第三格四粒,第四格八粒……如此每格加倍,直至置满六十四格。王闻言微笑,意谓为数无几,但计算之下,始知非王之力所能担负也。按等比级数计算,其和约为一八以下加十八个零;若地面均种麦,经八年始有此产量云。
[574]“定点”即上帝。但丁据亚里士多德之所谓“动物而不为物动”者也。
[575]此处天使共有九级,第一部之三组为撒拉弗级、基路伯级、德乐尼级(Serafini,Cherubini,Troni)。撒拉弗以翼高举而达于上帝,基路伯以眼力深入于上帝,德乐尼则为上帝权力之表示。
[576]但丁重视智慧(眼力,见解),能识得上帝(即最高原理),方能爱上帝也。
[577]自秋分以后,经冬季以至于春分,白羊宫于夜临后可见于天空,故此处意谓“无秋无冬”。诗人比天国为永久之春,比天使为春日之鸟而欢唱不息。
[578]第二部之三组为神权级、神德级、神力级(Dominazioni,Virtu,Podestà)。
[579]第三部之三组为王子级、大安琪儿级、安琪儿级(Principati,Arcangeli,Angeli)。
[580]定点牵引邻近之圈,邻近之圈又牵引其外之圈,每圈均处于主动与被动地位。修道院院长、数学家塔格里佐奇(Tagliazucchi)谓此处显有“牛顿引力”在字里行间云。
[581]丢尼修为圣保罗之信徒,“天使阶级”乃其所定。
[582]圣格利高里,他所谓之“天使阶级”,其排列与丢尼修不同者,为神德与王子对调。丢尼修之著作于第九世纪翻译而传于西方,或格利高里未之见也。但丁在《宴会》第二卷所述同于拉蒂尼,全由伊西多尔之著作来。
[583]《哥林多后书》第十二章第二至第四节谓圣保罗到过第三层天;丢尼修对于天使之认识乃受保罗之启示而不误也。
[584]拉托娜的两个孩子即日月。日月一在白羊宫,一在天秤宫,适成相望;当其一出于东,一没于西,皆在地平线时,地平线绕之如带,而天顶适居其中心;但未几则一出于地平线之上,一没于地平线之下,各据一方,以天顶为中心之平衡破矣。此处无非说明时间之不长。
[585]一点谓上帝也,四方上下无所不在,古往今来无时不存。
[586]“永久的爱”(上帝)创造“新爱”(如天使,别本有译作“九爱”者即九级天使),出于爱之冲动(出于“自愿”),非有私利存乎其间,因上帝已为无穷之善,并不能再有所增减也。“他的光辉”指造物反射上帝之光辉:造物因发扬光辉而有“存在”之自觉也。
[587]时间本身亦为创造物,创造之开始亦为时间之开始(时间与空间同时生),故不能问:“上帝在创造以前何为?”《创世记》开头:“起初上帝创造天地……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。”
[588]纯粹形式(天使),纯粹物质(第一物质),及形式与物质之联合物(物质的天)三者为上帝同时瞬息的创造。《创世记》上所载继续的创造,实为在时间中经过天使之工具而演进者。亚里士多德《物理学》谓光线经过透明的媒质或物质不需要时间。
[589]“纯粹的活动”指天使之德行,言其能动物、能化物,而不为他物所动、所化也。
[590]“纯粹的潜力”指被动、被化之物质,有所受而无所施者也。“潜力和活动的联合”指物质的天,能受能施,同时为被动与主动者也。
[591]圣哲罗姆(San Girolamo,331~420)为译《圣经》于拉丁文者。拉丁文本《传道书》第十八章第一节有:“永生者同时创造一切物。”又《创世记》开头有:“起初上帝创造天地。”此皆天使并未先造之证。
[592]若有天使而无所用之,犹有目而无形可视,有耳而无声可闻,在理论上说不过去。
[593]“你们原质的下层”指地球。
[594]留于天上之天使绕一定点旋转司诸天之圆运动。
[595]撒旦由天下落,入于地球之中心。
[596]人死后之灵魂,在未升天之前,但丁意谓彼等具有智慧、记忆、意志。智慧与意志虽同为天使所具有,但对于记忆则别有一说。
[597]关于天使之记忆,当时学者间之意见不一。但丁意谓天使即有记忆亦与吾人之记忆不同,盖事物之映于上帝者,无时无刻非现在,而天使亦无时无刻不与上帝相对,故无记忆断续的概念之必要。
[598]耶稣受难时,“从午正到申初,遍地都黑暗了”,说教者因而有此解释。
[599]拉巴(Lapo=Iacopo)、平独(Bindo=Ildebrando)皆当时佛罗伦萨极普通之名字。
[600]“鸟儿”指恶魔,言说教者心地不正也。以鸟称恶魔者尚见于《地狱》第二十二篇、第三十四篇。以鸟称天使者则见于《净界》第二篇、第八篇,但《天堂》无之。
[601]圣安东尼(Sant’Aantonio,251~356)为埃及著名之隐士,生平曾拒绝许多诱惑,恶魔幻为猪绕其脚前,后世遂以彼为猪之保护神。但丁时佛罗伦萨附近各寺常畜猪。此处言教士视愚民如猪,饲以荒诞之教义,一如使用伪币者,故教士比猪更劣也。
[602]《但以理书》第七章第十节谓侍奉坐于宝座之上帝者,有千千,有万万;然此并非确定数目,仅表示超于人类所能想象之外耳。
[603]“原始光”、“永久德行”均指上帝。天使的眼界越高超,则越蒙上帝之爱顾,而越和上帝相像;上帝虽分散其光于诸天使,然仍永久为一。
[604]此处的“里”(miglia)为古罗马量名,合一千跨步。但丁意谓地球周长为二十余万里;由意大利向东方行六千里之地,适与意大利相距四分之一圆周,故彼地之午(第六时,因一日间分十二时,以早晨为第一时),为此地(这里的世界,即意大利)之黎明,其时物影与地平线平行。“太阳的使女”指晨光(Aurora),晨光至,则众星隐矣。
[605]“一点”指上帝,上帝看似被天使九圈所包围,实则上帝包围一切。众天使之光既隐灭,但丁于是返观贝雅特丽齐。
[606]按此处所谓喜剧与悲剧,并不含有舞台剧本之意,但指作品文格通俗与高雅之不同而已。
[607]贝雅特丽齐之美丽无时无刻不在增加,但丁诗笔不能追随,故不得不放弃描写。
[608]但丁出原动天(最大的天,最大的形体)入于天府(最高的天)。然天府乃光、爱、欢乐之天,并非空间的、智慧的、非感觉的。
[609]天使攻击恶天使,善人攻击恶人,故善天使与幸福灵魂皆为天国之战士。幸福灵魂之状貌,此时已与复活后相同。
[610]爱指上帝,爱充满于天府,天府是不动的。“烛”喻新至之灵魂,“火”喻神恩,烛着火则放光明。
[611]人格完成于时间之洪流。
[612]天使和灵魂。
[613]方才“一光如长河”,此时则“一光如圆海”矣。
[614]光线由上帝下降,再由原动天外层反射,遂散发而成圆形之光海,“彼处”指上帝所在之一点。
[615]“从地面回升的”言幸福灵魂升于天上,如归故乡也。彼等列坐于一极大之圆形剧场座中,但丁称之为“幸福者的玫瑰”,取其形似也。
[616]位阶(犹花瓣也)在下越小,在上越大,最高的位阶亦即最外的位阶。在最下位阶之灵魂已如许之多,其全数之多可想而知。
[617]幸福灵魂显于此处者皆人形而白衣。《启示录》第四章:“宝座的周围,又有二十四个座位,其上坐着二十四位长老,身穿白衣,头上戴着金冠冕。”又第七章:“我观看,见有许多的人,没有人能数过来,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,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,身穿白衣,手拿棕树枝。”
[618]卢森堡公爵亨利第七于一三〇八年被选为日耳曼皇帝,于一三一二年征佛罗伦萨未胜。亨利为但丁所希望之救星,可是他一三一三年就死了。
[619]但丁拒绝受辱而返佛罗伦萨。
[620]教皇克力门第五初本赞成亨利来意大利,后又暗中使人出面反对。
[621]克力门第五死于一三一四年。“从阿南尼来的”即教皇卜尼法斯第八。此二教皇死后之灵魂皆在地狱的圣职买卖者中。
[622]幸福灵魂之座位呈玫瑰花形,飞翔于上帝及灵魂之间似蜜蜂者为天使。
[623]天使由上帝带来平静与热情;天堂之热情是平静的,而平静又是热情的。
[624]天堂之欢乐,无患得患失之情,故称安宁。先住天堂者为天使,后来者为幸福灵魂;或指《新约》及《旧约》上之灵魂。
[625]“三光一星”谓三位一体之上帝。天堂平静,而地上骚动。
[626]艾丽绮与其子阿尔卡斯升天为大熊星座及牧夫星座。牧夫星座中最光亮者为大角星,如谓大角星不入地平线下之区域,则应在北纬七十度以上,但丁意云来自极北之蛮人也。
[627]拉特兰(Laterano)初为王宫,后为教皇宫,以此一宫代表罗马之全部也。
[628]“爱心”即对上帝之爱心;“别人的光彩”即上帝之光。
[629]“永久的泉源”指上帝。
[630]贝雅特丽齐之请求与爱心。
[631]圣伯尔纳(San Bernardo,1091~1153)为基督教教义之著名战士,克莱沃(Clairvaux)修道院之创办人,鼓吹第二次十字军者,其对于圣母马利亚之虔诚,表示于其讲道集中。
[632]克罗地亚(Croazia),前南斯拉夫之一部,言来路远也。维罗尼卡(Veronica)本系耶路撒冷一妇人名,传说此妇人当耶稣掮十字架赴刑场时,曾以布巾拭耶稣之额,耶稣之面像因此留印迹于其上。此布巾藏于罗马圣彼得教堂中,每年的新年及复活节公开展览。参见《新生》第四十一节。
[633]圣伯尔纳为默想之典型人物,民众意谓他在生前即见过上帝。但丁谓看见圣伯尔纳慈祥之面貌,无异于远方游客之看见耶稣面像而起敬意也。
[634]言日将出之处也。法厄同御日车。
[635]“金光旗”(orifiamma)为天使加百列赐给古时法兰西王之军旗,表示烈火于金色之底层,用此军旗征伐,则无敌于天下。金光旗在天上则非为战争,而为和平。言圣母马利亚所在之处最为光亮也。
[636]中世纪研究“天使学”者谓每个天使为一种类,各不相同。每个天使之光彩及姿态,各有特别之美点。
[637]“一美人”指马利亚。天使歌舞,圣母微笑,诸幸福灵魂因此大乐。
[638]瞻仰者指圣伯尔纳;瞻仰其欢乐之所自生者,即马利亚也。
[639]“美貌女人”谓夏娃,坐于马利亚之次级。
[640]拉结为雅各之妻,与贝雅特丽齐坐于第三级。
[641]撒拉(Sara)为亚伯拉罕之妻,见《创世记》第十七章第十五节;利百加(Rebecca)为以撒之妻,见《创世记》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七节;犹滴为杀亚述将军奥洛费尔纳之美寡妇。
[642]路得(Ruth)为波阿斯之妻,波阿斯生俄备得,俄备得生耶西,耶西生大卫。见《路得记》第四章末。大卫因与乌利亚之妻拔示巴犯奸淫,又将乌利亚谋杀,见《撒母耳记》下第十一章;后作忏悔诗,即《诗篇》第五十一篇。
[643]使生于基督之前及生于其后者左右分开,希伯来贵妇人之座位自上而下做了界线。
[644]大约翰指施洗者约翰,为耶稣之先驱。耶稣曾说:“凡妇人所生的,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。”他是“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”;他曾吃蝗虫野蜜在旷野传道;他因责备希律王而被杀;后二年,耶稣入地狱“候判所”救其灵魂上升天国。参见《地狱》第四篇。
[645]与马利亚相对之一条界线,乃以施洗者约翰、圣方济各、圣本尼狄克、圣奥古斯丁等之座位所成,于是“幸福者的玫瑰”如被切为二半个矣。奥古斯丁(Augustino,354~430)为中世纪教义神学之集成者,为天主教中四大教员之首。
[646]“玫瑰”之下半部(由前二纵切线之中点作水平横切)为孩童之灵魂,在未能辨别善恶邪正之前即死亡者。
[647]指与指环相应,谓光荣与功德符合也。在天上,每个灵魂为基督之妻,故以指环为喻焉。
[648]上帝随意创造一切心灵,天资各不同,此乃一种事实,不必追究其理由也。《净界》第三篇:“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,识破无穷的玄妙,真是非愚即狂。”
[649]《创世记》第二十五章载以撒之妻利百加怀孕,胎儿在腹中活动,后生以扫及雅各,为两族之起源。即一胎所生,其命运亦各别。
[650]对于孩童并不能由他们之行为(功德)下批评,只可说由于他们头发之颜色,或面貌,或声调(其真实原因为不可知),上帝赐给不同之光荣而已。
[651]因上帝之始愿,孩童得见上帝之能力各不同。下节圣伯尔纳将说明孩童灵魂所以得入天堂之条件。
[652]割礼(割势皮之礼)为犹太教(及伊斯兰教)之仪式。割礼为不完全之洗礼。
[653]“下界”指地狱之“候判所”。
[654]谓圣母马利亚之面貌。
[655]大天使加百利(爱)下降至马利亚前;其所唱者,亦即告知耶稣降生时之语也。参见《路加福音》第一章第二十六至三十一节。
[656]晨星,金星也。圣伯尔纳反射马利亚之美丽。
[657]“重担”指人体,言耶稣降世也。棕榈枝,古时使者携之以表示胜利或快乐者。
[658]指亚当。
[659]指圣彼得。
[660]圣约翰(使徒)于其《启示录》中曾预言教会(美妇)未来所受之虐待。圣约翰坐于圣彼得之右。
[661]摩西引导以色列入出埃及,过旷野时天降粮食吗哪。摩西坐于亚当之左。
[662]圣女亚那(Sant’Anna)为马利亚之母。
[663]圣女露西亚与亚当对面。
[664]但丁“神游”将终,不及再提其他圣灵之名字,故对于诗材不得不加以剪裁也。
[665]原始爱即上帝之本身。
[666]“童贞之母,汝子之女”言耶稣基督之母也,其所以为圣母者由于天定,自亚当犯罪以来,人类为上帝所藐视,今基督为上帝之子,投马利亚之胎以生,母以子贵;而其母为人类之一,人类此后不再被藐视矣。
[667]天上玫瑰开花于永久平静之天府,此由于基督之降世,启赎罪之门也。
[668]但丁由地狱至天府,历观灵魂之不同状况。
[669]但丁蒙神恩,游太虚,见玄象,如获正觉,返于地上以后,不再犯罪矣。
[670]马利亚转眼向上帝请求。
[671]西比拉(Sibilla di Cuma)记录其神谕于树叶上,后风将树叶吹散,见《埃涅阿斯纪》。
[672]“活光”者,最高智慧也,对此不能正视,则失之交臂,将永无解惑之期矣。物质之光与上帝之光相反,上帝之光使注视者之眼力强,眼界广。
[673]万物纷散于宇宙,譬如纸,而总摄于神智(上帝),譬如书。
[674]但丁对于宇宙能见其全体矣。
[675]一切物质与一切属性结合之宇宙,唯神智统一之。
[676]患昏睡病愈者,病中诸事完全忘记。但丁所见之景象一过,立即忘记,比二十五个世纪前阿耳戈船(Argonauti)航行海上之故事还要忘记得干净。关于伊阿宋乘此船取金羊毛之故事,阿耳戈船为海上第一船,故海神(Nettuno)见而惊奇也。但丁心中大乐,因而推想曾见宇宙之全体,但景象之本身则已忘记。
[677]意文il bene,法文le bien,英文the good,皆有好、善、产业、财物等意,本书译为“善”者多处,亦有译为财物者。
[678]上帝不动不变,但丁眼力逐渐完善,因而发现其连续的奇迹也。如吾人读一书,是书始终如此,唯读者之理解力逐渐发展,则对于是书之评价亦逐渐不同。
[679]“一样大小”如解作相等之直径,尚嫌不够,盖此三圈在同样空间内,占有同样部分之空间,实是一而三,三而一者也,此喻上帝之三位一体。
[680]圣子为圣父之反射;圣灵乃圣父、圣子所感动。
[681]圣父建立于其己身;圣子为圣父所了解;爱者为圣灵。永久的光(上帝)包含圣父、圣子、圣灵,即神本体、神智、神爱。
[682]圣子之光圈现出人形,表示神性与人性融合之基督。
[683]半径与圆周为不可通约,即半径为一而圆周无准确之值可得,喻神性(圆周)不可以人性(半径)表示。
[684]人性如何可以于神性中有地位。
[685]但丁如在暗室得明灯,瞥见基督人性之秘密。
[686]但丁不能瞻望更久,仅能窥见天人之秘于瞬息耳。
[687]但丁甚乐,因此后其欲望与意志皆与神道和谐矣。一车轮之各部分,其转运均一。爱即上帝。以“群星”作结,《地狱》、《净界》亦同。但丁致堪格兰德书谓:“此全部工作业已着手,并非以理想为目的,但以实行为目的。”又谓:“此《喜剧》全部及此《天堂》一部之宗旨,在除去现世人生活上之悲惨状态,而引导彼等至于幸福之境界也。”观此可见《神曲》全部意在使人改过从善,出于烦恼而登于极乐。
附录但丁及其《神曲》
一、但丁生平及其著作
但丁于一二六五年五月下旬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(Florence)城。据他自己在《天堂》第十五篇所述,他的远祖卡恰圭达(Cacciaguida)于一〇九〇年居住佛罗伦萨,是一位骑士,死于一一四七年十字军之役。卡洽圭达之妻是阿利基耶里(Alighieri)氏;因此他们的子孙有叫阿利基耶罗(Alighiero)的,但丁的父亲就是阿利基耶罗第二。阿利基耶罗第二的前妻叫贝拉(Bella),就是但丁的母亲。但丁原名杜兰丁(Durante),简名但丁(Dante),连姓称为但丁·阿利基耶罗。
关于但丁的生平,从薄伽丘(Boccaccio)以来写作的人很多,可是我们知道的究属很少,而且有许多史实并不十分可靠。他生平有两件重要的事情:第一,他有一个钟情的女子,在一二九〇年死了,他叫这个女子为贝雅特丽齐(Beatrice),为她作了许多诗,都记在他的著作《新生》(La Vita Nuova)里面;第二,因为政治关系,在一三〇二年他被敌党放逐出去,终身没有返回佛罗伦萨,一三二一年竟客死于腊万纳(Ravenna)。这两件事情和他的著作有密切关系。
关于但丁的爱情,说是有一个女子名叫贝雅特丽齐,和他差不多年纪,他在九岁的时候见了她一次,九年以后又见了她一次,她的美丽印象便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上。传说这个女子是佛罗伦萨一个富人福尔科(Folco Portinari)的女儿,她嫁给一个银行家,她在一二九〇年死了,那时年龄不过二十五岁。但丁的悲哀自不用说。约在一二九五年,他把赞美她的、纪念她的诗整理起来,编成一本书,每篇诗并附以记事和注解。这本书就是《新生》,是用意大利语写的;这本书可说是《神曲》的先驱,是《神曲》的根源。可是但丁笔下的贝雅特丽齐并无具体的描写,并没有把她的真面目给我们看,他只说她的微笑怎样动人,声调怎样柔和,怎样神秘的妩媚,怎样无上的纯洁;换一句话说,但丁已把她理想化了,已把她看作“善心”、“德行”、“和气”等的象征了;但丁心目中的贝雅特丽齐,无异于教徒心目中的圣母。
但丁的放逐,是他在一三〇〇到一三〇一年的政治活动引起的。原来在佛罗伦萨有两个政派:一派叫做贵尔弗(Guelfi),是效忠于教皇的;一派叫做吉伯林(Ghibellini),是效忠于日耳曼皇帝的。两派互斗不已,到一二六六年以后,贵尔弗派大占胜利,把吉伯林派领袖赶出不少。可是在贵尔弗一派专政以后,他们又分化了。这次分化的原因,是由于教皇卜尼法斯第八(Bonifazio VIII)的作祟。这教皇于一二九四年获选,想把佛罗伦萨放在自己的掌握之下,可是一部分的暴发户大都不愿意接受教皇的予取予求,一心要保持他们的独立和自由,这一部分市民就成为白党(Bianchi);另一部分的破落户,很想借助教皇的势力,以复兴他们的家声,所以对于教皇表示妥协,这一部分市民就成为黑党(Neri)。因此,在佛罗伦萨贵尔弗、吉伯林两派之斗争余波未尽的时候,黑白两党之斗争又开始了。这些斗争给但丁在《神曲》里面做了悲愤的资料。
但丁家族本来是贵尔弗派。但丁努力于学问和诗歌,直到一二九五年似乎没有参加公共事务(据说他曾经身列行伍),他是热烈主张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的,所以后来成为白党中的健将。在一三〇〇年的夏天,但丁被选为六执行委员之一,这个委员会就是当时佛罗伦萨的最高政权机关。但丁不欲党争延长,被派往罗马和教皇商订调解办法。同时,教皇也请法国国王的兄弟查理(Carlo di Valois),到佛罗伦萨来做“和事佬”(paciaro);可是查理戴着“和事佬”的假面具,大开审判的公庭;居然加但丁以临讯规避的罪名,判决放逐两年。那时黑党狐假虎威,便为所欲为,在一三〇二年三月又判决但丁终身放逐,假使佛罗伦萨土地上有了但丁的影子,就要把他活活地烧死。于是但丁远远地离开了故乡,过那流浪的生活。在开头的时候,他也曾联合了别的逐臣,进行推翻黑党的工作。可是不久但丁即轻蔑这些阴谋诡计,他以为一个人专替自己打算,不顾公众的幸福,是狗彘不如。他便退出政治活动,再入诗歌之园,听候未来的正义的钟声。当亨利第七(Henri VII)于一三〇八年被选为皇帝的时候,但丁久闻亨利的公正贤明,因此他想着自己的救星到了,趁亨利光临意大利的时候,亲自联合一班流亡者,要求亨利主持正义,使他们返国。可是,亨利在一三一三年死了,但丁的希望还是昙花一现!
在一三一五年,佛罗伦萨传来一个消息,说是这班逐臣只要肯付一笔罚金,在头上顶灰,颈下挂刀,游行街市一周,就可以返国。但丁的朋友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他,但丁气愤极了,马上回一封信说:“我的老伯,这种方法不是我返国的路呀!要是损害我但丁的名誉,那么我决计不再踏上佛罗伦萨的土地!难道我在别处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吗?难道我不向佛罗伦萨市民躬身屈节,我便不能亲近宝贵的真理吗?事有可断言者,我不愁没有面包吃!”但丁高傲的性格,宁死不屈的气概,在这几行字里也可以看得出来了。
在但丁穷愁潦倒之际,他唯一的安慰就是读书和作诗。他在少年的时候,对于诗文已经用过一番功夫,及到现在,所有痛苦、愤慨、忧伤等都亲自体验出来了,加以贝雅特丽齐的影子,在冥冥之中不时追随他的左右,督促他完成少年时候对于她许下的心愿,就是:用从来没有立过的纪念碑去纪念她(这纪念碑指的是文艺作品,就是他的《神曲》)。
他在流浪的时候,他的家眷仍旧留在佛罗伦萨。大约是一二九一年(在贝雅特丽齐死后的一年),他从朋友之劝和一个女子杰玛(Gemma)结了婚。但丁和她生了四个孩子(有的说六个,五男一女,后死去两男),长子彼埃特罗(Pietro),次子雅各波(Iacopo),后来都有声名,且注释《神曲》;有一女儿亦名贝雅特丽齐,则做了女修士。这些子女都是在但丁放逐之前生的。
但丁放逐在外的踪迹,现在知道得都不十分清楚。他早年寄居维罗纳(Verona)的斯卡拉族(Scala)那里,以后寄居卢尼奇那(Lunigiana)的玛拉斯庇那族(Malaspina)那里。他因为研究学问的缘故,住过波伦亚(Bologna),还有人说他住过巴黎。他的晚年大概都在腊万纳,他和那里的主人小圭多·达·波伦搭(Guido Novello da Polenta)很相好,《神曲》、《地狱》第五篇中的弗兰齐斯嘉(Francesca da Rimini)就是圭多的姑母,但丁在笔下使她不朽了。在腊万纳,他的两个儿子彼埃特罗、雅各波和一个女儿都来会他,他就在那里紧闭了他的眼睛,享年五十六岁,终于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了他的《神曲》(但有人怀疑《天堂》最后十三篇是他儿子作的,或是他儿子修改的)。
当时佛罗伦萨有一位著名的学者,叫做拉蒂尼(Brunetto Latini),据说教过但丁拉丁文和古代名著,而且他知道但丁的才能,极力鼓励他。但丁在《地狱》第十五篇里写着对拉蒂尼说的话:“在我的脑海之中,刻画着你亲爱的、和善的、父母一般的面貌……你在世的时候,屡次训导我怎样做一个不朽的人物;因此我很感谢你……应当宣扬你的功德。”由此看来,拉蒂尼虽不一定是但丁面命耳提的教师,但丁至少受过他的“训导”了。但丁也很爱音乐,曾结交当时一著名的音乐家。在放逐以后,他也许更加用功,对于天文、地理、历史、神话、神学、伦理学无不研究,占《神曲》几乎包罗中世纪的一切学问,所以但丁研究者奥扎纳姆(Ozanam)说:“《神曲》是中世纪文学哲学之总汇,而但丁乃诗界之圣托马斯。”但丁对于拉丁诗人维吉尔(Virgilio)、奥维德(Ovidio)、卢卡努斯(Lucano)、斯塔提乌斯(Stazio)最有研究,《神曲》中时有引述:他的伦理学大致是亚里士多德(Aristotile)的,天文学是托勒密(Ptolemy)的,神学是圣托马斯(Saint Thomas)的。他对于说教者的言论也采取了许多,对于阿拉伯的科学也吸收了一点。
但丁的著作,用意大利语写的有《新生》,这是记述少年时代爱情的诗文《宴会》(Convivio),这是继续《新生》写的,体材也和《新生》差不多,不过这里是关于哲学的研究,放逐以后还继续写着,未完,共四卷;《诗句集》(Rime),抒情诗《神曲》(La Divina Commedia)。用拉丁文写的有《俗语论》(De Vulgari Eloquentia)、《王国论》(De Monarchia)、《牧歌》(Eclogae),后二篇都是在放逐以后作的;《书信集》(Epistolae)十三篇,最后入收集的。
二、 《神曲》总论
《神曲》是一首极复杂的诗歌。简单地说,这首长诗是记述一次“神游”,游者就是诗人但丁自己。但丁记述自己在三十五岁(所谓“人生的中途”)的时候,迷失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里,他极力想从里面走出来。天亮了,他到了一个小山脚下,那小山顶上已经披着阳光,他就想爬过小山,可是前面来了三只野兽:一豹、一狮、一母狼,拦住他的去路。前是猛兽,后是幽谷,但丁进退两难,只得高声呼救。那时出现了一个人形,就是维吉尔的灵魂,这位古诗人对他说:“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,我将指示你另外一条路径;开头我将引你参观罪人的居地,次则我将引你爬上灵魂在那里洗炼的山顶;到了山顶,我把你交付给另外一个引导人,伴你游览幸福之国。”之后,但丁进“地狱”之门,穿过地球中心,透出和耶路撒冷对极的海面,爬上“净界”的山,山顶为“地上乐园”,就在那里维吉尔隐去,贝雅特丽齐来接他登“天堂”,直至和上帝对面。这就是《神曲》内容的大要。但丁一路的见闻,以及和灵魂怪物的对话,或景象的描写,或情感的流露,逸事奇迹,层出不穷,哲理名言,随处皆是,凡此种种,皆属《神曲》的枝叶、花萼、果实。地狱天堂之说,不创自但丁,可是但丁使其具体地组织起来,系统既分明,内容亦丰富,是任何旧说所不及的。
《神曲》还充满着象征的意义。任何人也容易看得出来,那个黑暗的森林代表罪恶,不小心,人就走了进去;那披着阳光的山顶,代表一种理想的境界;罪人们希望重见阳光,可是因为本身的贪欲(母狼)、野心(狮)和逸乐(豹)等劣性,或因为恶社会的势力而不能自拔,所以外来的援助是需要的。所谓外来的援助,就是“理性”。古诗人维吉尔为“人智”的代表,他足以使人明白罪恶的可怕(入地狱所见),鼓励人养成一种洗心革面的精神。在“人智”以外,又必须有信仰,有“神智”做引导,一个人才可以达于至善之境(接近上帝),得到真正的幸福。启示神智的代表就是贝雅特丽齐,所以贝雅特丽齐是天堂的引导人,而维吉尔是地狱和净界的引导人。我们若把《神曲》视为描写人类死后灵魂的生活,因以惩恶劝善,还不如视为人类现世心理的描写,从罪恶得着解救的历程。也有人把维吉尔代表治权,贝雅特丽齐代表教权,治权(皇帝)和教权(教皇)须分工合作,才可以使人民得着幸福,而豹、狮、母狼,暗指当时的佛罗伦萨人、法兰西王、罗马教皇。事实固然只有一种,可是象征的意义则在于读者去寻获。象征或属伦理上的,或属政治上的,或属宗教上的,总而言之,《神曲》是以象征为血脉的。
《神曲》中间又包含大量的中世纪的学问,当时的人们赞美他的神学和科学,他的坟墓上就刻着“神学家”三个字。
《神曲》在形式方面,非常整齐而有系统。《神曲》分为《地狱》、《净界》和《天堂》三部;“三”这个数目很重要,因为他象征神学上的“三位一体”;每部各三十三篇,《地狱》前增一篇作为序诗,共计一百篇;“十”也是一个重要数目,表示“完全”,而一百为十乘十,为“完全中之完全”。地狱中的罪恶、净界中的过犯、天堂中的德行,无不按照“三”、“七”、“九”、“十”等数目分类。《神曲》中的诗句是三行一段,连锁押韵(aba,bcb,cdc…)。《神曲》各篇长短大致相等,三部长短也大致相等(《地狱》四七二○行,《净界》四七五五行,《天堂》四七五八行)。三部的末尾都以“群星”(stelle)这字结束,象征由黑暗趋向光明,由卑下趋向高尚,由罪恶趋向至善。而且但丁的神游在时间上也分配得非常整齐。
《神曲》是中文译名,原文为La Divina Commedia,直译为气神的喜剧。为什么但丁称这首关于科学和哲学的巨著为“喜剧”呢?第一,喜剧(Commedia)和悲剧(Tragedia)这两个字在中世纪并不一定含有舞台剧本的意味,前一个字指逃脱于祸患的,叙述文,后一个字指大人物没落的故事。凡由平静开始而结局于悲惨的故事,可称悲剧;凡由纷乱和苦恼开始而结局于喜悦的故事,可称喜剧。《神曲》开始于悲哀的地狱,结局在光明仁慈的天堂,由以上定义而称为“喜剧”,自无不合。第二,但丁用这两个字指“文格”;并非指“文体”。在《地狱》第二十篇中,但丁称维吉尔的“史诗”《埃涅阿斯纪》(Eneide)为“悲剧”,因为他的文格是高雅而尊贵的;至于“喜剧”,则文格以通俗为特点,因欲通俗,故《神曲》不用拉丁文写,而用意大利口语写。《地狱》中的对话有许多地方是粗鲁琐碎的。至于《净界》,尤其是《天堂》,文格就逐渐提高了。因此在《地狱》中也只有二处(第十六篇之末,第二十一篇之首),但丁称他的著作为“喜剧”;在《天堂》中(第二十五篇之首),但丁称他的著作为“神圣的诗”(Poemasacro)。至于Divina一字,但丁原来没有用他,这是他的“喜剧”出世后别人加的,当初表示读者的赞赏,现在解说这个字和从前的意味不同了,但是这个字确是适合于但丁这本著作的,这是“天和地都加于其间的,使我消瘦了许多年的神圣的诗”(见《天堂》第二十五篇)。
关于《神曲》写作的时间,有的批评家说不会开始于一三一二年或一三一四年以前。有的从《神曲》内叙述的故事和但丁的政治主张上研究,似乎可以比较确实地说:《地狱》开始于一三〇八年以前,《净界》在一三〇八到一三一三年,《天堂》一定在一三一四年以后。不过,但丁在放逐以前或已动手写过几篇,那时的计划当然不会太大,内容也不会这样丰富。我们已经知道,在贝雅特丽齐死后,但丁完成一本《新生》,在这本书的结尾,他说要替他的恋人竖一块纪念碑,这种纪念碑从没有别人为―个女子建造过;又在贝雅特丽齐生时,即在一二九〇年以前,但丁诗歌里也曾提及过天堂中的幸福者和地狱中的罪人。这是《神曲》的根源,在放逐以后,增加了人生的经验,于是抽枝发叶,开花结实,不能自禁了。
但丁对于贝雅特丽齐的热情既无由发泄,而对政治的抱负,又被小人所挤,竟至终身放逐,精神学问,无所用之,故欲立言以垂永久,遂作《神曲》。《神曲》为中世纪学问的总结,故但丁对于前代为集大成,对于“文艺复兴”则为先驱。
三、地狱分析
但丁诗中的地狱(Inferno),形似一个大漏斗,底在地球的中心点,口在北半球。但丁设想北半球为大陆地,而耶路撒冷为其顶点;南半球都是海水,净界的山就孤立在水面上,正和耶路撒冷成为对极,那里不是生人所能到的。《地狱》第二十六篇说尤利西斯(Uisse)航行到南半球,望见一座高山,旋为大风所覆没。紧贴漏斗的内壁是一圈一圈的圆环,愈向下面而愈小,直到地心,共有九圈,罪人的灵魂则按罪恶的大小定其所处的深浅。但丁偕古诗人维吉尔一一巡游,下面述其梗概(参看地狱图及地狱表)。
地狱图
他们走过开着的地狱门,门上写着黑沉沉的文字(第三篇),他们到了一块昏暗的平地,这里可说是地狱的走廊,住着一群对于是非不加可否的懦夫,这些灵魂既为天国所摈斥,也不为地狱所收容。诗人们渡过阿刻隆(Acheronte)河,走下地狱第一圈,这一圈是“候判所”(Lirabo),为未信耶教者所居,古代许多贤哲(生耶稣以前)都在这里,其中有见于《旧约》中的几个,如亚伯、挪亚、摩西、亚伯拉罕、大卫等,都经耶稣提往天堂了,诗人如荷马、哲学家如苏格拉底等,均在这里一个光明的特别区域,就是维吉尔的位置也在这里;但丁并自诩为荷马以来六大诗人之一(第四篇)。真正的地狱开始于第二圈。第二圈为色欲场中的灵魂,在狂风中飘荡(第五篇);第三圈为犯了饕餮罪的,躺在臭雨冰雹之下(第六篇);第四圈为贪吝者和浪费者,他们推着重物,互相挺撞(第七篇);第五圈为斯提克斯(Stige)河,愤怒的灵魂在河里相斗(第八篇)。
直到此地,但丁的巡游很迅速而简单;所述罪恶是依据人类七大罪恶分别的。所谓七大罪恶,就是骄、妒、怒、惰、贪财、贪吃、贪色。若把“惰”归在懦夫一类;在以后的文章里,“骄”、“妒”就没有地位,因为第五圈以下,罪恶分类的方法全然革新了,而且很详尽。但丁依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,把贪色、贪吃、贪财、愤怒四大罪恶称为“不能节制”(incontinenza)的罪恶;“不能节制”本非罪恶,不过能够引起罪恶罢了,至于存心伤害别人,或用暴力,或用诈术,当然较“不能自制”者更为罪孽深重,所以但丁把他们放在“下层地狱”(第七、八、九圈)。从第五圈以后,插笔和对话增加多了,就是景象上的描写也极尽变化之能事。
但丁坐了一小船,渡过斯提克斯,登岸后正在城门之前,这就是狄斯城(Città di Dite),狄斯就是撒旦。城门上满布着反叛的天使,阻止他们进城,等到天上来了一个使者,才开了城门(第八、九篇)。进城后沿城墙是一块火坟地,棺材里面是不信灵魂存在的邪教徒(第十篇)。这第六圈的邪教徒和第一圏的异教徒有什么分别呢?异教徒为未及信耶教者,邪教徒为不肯信耶教者,一则愿而不能,一则能而不愿。以邪教徒置于强暴者和欺诈者之前,相当于以异教徒置于不能自制者之前。第七圈为强暴者所居,分为三环:对于同类相残者入沸着的血沟(第十二篇);自杀者变为树(第十三篇);对于上帝及自然行侮辱和残暴者处于火雨和热沙之间,不劳而获的重利盘剥者是违背上帝的意志,也在此地受刑(第十四至十七篇)。第八圈为对于一般人行欺诈者所居,此圈很深,但丁和维吉尔坐在怪物格吕翁(Gerione)的背上,翱翔而下;格吕翁的面孔像一个正人君子,其余的身体像蛇一般,象征了欺诈者(第十七篇)。第八圈别名恶沟(Malebolge),为同一中心的十条沟,沟上有崎岖不平的桥;十条沟里刑罚都不相同,惩戒十种欺诈的罪恶:淫媒及诱奸者;阿谀者(第十八篇);圣职买卖者(第十九篇);预言者(第二十篇);贪官污吏(第二十一、二十二篇);伪君子(第二十三篇);窃贼(第二十四、二十五篇);劝人为恶者(第二十六、二十七篇);离间者(第二十八篇);伪造者(第二十九、三十篇)。
地狱的底部为第九圈,是一个冰湖,罪人都冰冻在里面,分为四环:谋杀亲族者居该隐环(Caina),卖国者居安诺尔环(Antenora),暗算宾客者居托勒密环(Tolomea),卖恩主者居犹大环(Giudecca);其中心(地球之中心)为万恶所归的地狱魔王卢奇菲罗(Lucifero)即撒旦(第三十一至三十四篇)。魔王有三个面孔,正面的口中咬着卖耶稣的犹大,左右口中咬着谋杀恺撒的布鲁都(Bruto)和卡修斯(Cassio)。但丁主张政教并立:王者以人智治国,使人守哲理道德,得现世之福;教主以神智化民,引人入于宗教信仰;得永久之福。王者和教主均为人类造福,不容破坏,此所以犹大、布鲁都、卡修斯为罪大恶极也。
维吉尔负着但丁,从撒旦背后,沿着他身上的毛,爬过地球的中心;在他的臀部倒转头来;此后便在南半球地面之下了;他们二人顺着螺旋的小径,走出地球,到了净界山下,“再看见那灿烂的群星”。
地狱中罪人们所受的刑罚是但丁描写的主要题材,在这方面最显示但丁的创造丰富和表现有力。这里的刑罚大概为“报复刑”(Contrapasso)。报复刑有二义:或则罪人们延长他们的感情在地狱之中,如恋爱者在暴风中飘荡,吝啬者和浪费者推着重物(表示他们做了金钱的奴隶),暴君和杀人犯没在血沟之中,伪君子穿戴着镀金的铅大衣和帽子等;或则罪人们接受了一种和在世上正相反的事情,如对于是非不加可否的懦夫要永久地跑着,受蜂虻的咬,不信死后有灵魂存在的,偏偏他们在着火的棺材里面,预言者的头扭转向着背脊,离间父子感情者斩首,太会说话者割舌,暗杀者断手等。不过,有许多刑罚是但丁所创造的,以便于描绘和引起恐惧为目的,并没有别的解释,如贪食者在臭雨之下,诱奸者被鞭打,阿谀者淹没在粪便之中,圣职买卖者倒插在地缝里,脚心着火,劝人为恶者包在火焰之中,伪造钱币者发寒热病或生水鼓胀等。另有一种刑罚,曾见于古人之书,而但丁加以发挥者,如自杀者囚禁于树中,窃贼变为蛇,自焚后由灰烬中再生;有见于《圣经》者,如轻蔑上帝者头上受火雨的打击。总之,但丁欲其诗中情景多变化,描写深刻,材料的选择和配搭自费一番苦心,因此,但丁在地狱的游程步步引人入胜。
在罪人以外,地狱中的魔鬼(看守罪人或执行刑罚)亦占重要的地位。这些魔鬼,或为有角有尾,有如蝙蝠之翼,向人做狰狞之态,如中世纪民众所想象或如神话中所描绘者;或采自异教的故事,如地狱中审判官米诺斯(Minos)。有几个怪物有象征的意义,如三个狗头的刻尔勃路斯(Cerbero)象征饕餮;普鲁托(Pluto)象征财富;牛头人身的米诺涛尔(Minotauro)象征残暴等。这些怪物都想拦住但丁的去路,可是没有成功。在血沟上的半人半马怪物最是聪明讲理,他们把诗人们负过血沟,象征欺诈的格吕翁和巨人安泰俄斯(Anteo)都帮助两个诗人下降。至于看守那沥青沟(贪官污吏所居)的黑魔鬼,则狡诈多端,诗人们几乎大上其当。但所有魔鬼之中,当以卢奇菲罗(地狱王)为第一丑恶了;三种颜色的三个面孔;三对翼,扇得科奇土斯(Cocito)湖连底冰结,其巨大更无可比拟,因为他的汗毛也可作梯子用呢。
不用说,地狱中但丁个人的成分占多数。但丁在地狱里逢见困难,或身心疲乏的时候,就踟蹰不前了;但经维吉尔一提及贝雅特丽齐的名字,他便奋发起来。除去对于贝雅特丽齐的爱情,但丁表示他心中的愤恨、信仰,以及对于意大利和迷途者的热忱,几乎随处皆是。对于他幼年的记忆,及深刻的印象,如关于弗兰齐斯嘉的惨剧、拉蒂尼的慈悲面孔,以及远年法利那塔(Farinata)时代贵尔弗和吉伯林的互相杀戮,再远如关于腓特烈第二(Federico II)和他的大臣维涅(Pier della Vigna)等,莫不写入。尤其关于他的故乡当时社会情状,过去的传说,为他幼年所听得者,亦莫不加以渲染。他目击“在那美丽的阿尔诺(Arno)河上的大城”(佛罗伦萨)一天一天腐败,于是他痛骂那些骄妒贪鄙的市民;他的痛骂,正是诗人的爱国。他非但不放松佛罗伦萨,即其他意大利诸地如比萨(Pisa)、皮斯托亚(Pistoia)、锡耶纳(Siena)等也不置之度外。但但丁笔下讽刺最厉害的要算教皇卜尼法斯第八,因为他,但丁才被放逐的,而教皇全体腐败情状,诚使人产生耶教罪人之想。
个人成分以外,但丁对于古代诸名作模仿之处也不少,维吉尔不仅是象征的引导人,实际也是他的一位大师。但丁十分熟悉他的史诗《埃涅阿斯纪》。史诗中有埃涅阿斯(Enea)降入地狱一则,因此给了但丁一个模范,一个关于地狱描写的指导。如阿刻隆河、斯提克斯河、血沟等,又如米诺斯、刻尔勃路斯、舟子弗列居阿斯(Flegias)、复仇女人、怪鸟哈尔皮(Arpie)、巨人等,都是从《埃涅阿斯纪》借来的。至于拉丁诗人奥维德、斯塔提乌斯、卢卡努斯都给他片段的引用。而且地狱之说,见于各种典籍者(拉丁文以及非拉丁文)也不在少数。但丁浏览而引用之处不会没有,近人颇有在这一方面加以研究者,似乎此种引用是有了相当的证明。不过,在但丁出世以前,许多学者已经忙着但丁的这个题材了。此题材到了但丁手里,才给了他一种“新生命”。但丁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缘故有三:一则因为但丁文字中的真诚和热情,二则在复杂的组织里面有严格的逻辑,三则将纯粹想象的题材给以一种如真的描绘,使地狱中的人物和背景都活现在读者眼前。但丁所创造的人物,如热情的弗兰齐斯嘉、傲慢的法利那塔、冒险的尤利西斯、悲惨的乌格利诺(Ugolino)等,俱卓绝千古,万世不可磨灭。
四、净界分析
“净界”(Purgatorio),或译“净罪界”,或译“涤罪所”,或译“炼狱”;若把“净土”两个现成字译他也未尝不可,只恐与佛家的“净土”相混,今决定用“净界”二字。
在中世纪,那时不论教士和一般俗人,大都设想净界在地球内部,所以忏悔赎罪的灵魂受痛苦,每和恶人受刑罚相混,不易辨清。当然,前面一种的痛苦是有限的,而后面一种的刑罚是永久的;但是,仅有这种区别,在原始的想象里面,一个地狱和一个净界究竟没有具体的和清楚的区别。在我们中国,据我所知,并无净界这观念,因为在世修行刻苦,死则超升天堂,在世为恶不改,死则打入地狱,忏悔赎罪应在现世为之,死后就没有地方了。人类中固有一尘不染的圣人,但多数(或竟全体)难免过犯,若知有过犯,立即悔改,仍不失为君子,若怙恶不悛,则永为小人了。耶教重忏悔,也是这种意思。所以我们不必执着地狱、净界、天堂实有其境,应视作人类心理变化的历程:一念为恶即是地狱,一念向善即是天堂,而由恶至善之状态则相当于净界。
到了但丁那里,净界的观念大大地革新了,说是但丁的创造也未尝不可。但丁的净界在苍穹之下,环绕着一个山腹,灵魂在那里修炼,一层一层直升向光明和上帝。他又采用了许多传说,把一个地上乐园(亚当和夏娃初居之伊甸园)找了出来。这个乐园人家总设想他在一个不可接近的岛上,或在一个山顶之上。但丁却把这个乐园放在净界山的顶上,净界山又在海洋之中,正和耶路撒冷对极,是生人不能接近之地。灵魂在那里忏悔洗过,一层一层上升,到了山顶乐园,那时这个灵魂已经返于人祖真璞之境,就有天使来接引他登天堂了。
但丁非特使在净界的灵魂受痛苦而已,同时给他们一种教训。因为净界的灵魂已经得天之恕,可免罪罚,只须校正他们在地上的恶习惯,使折纹平复,使污迹洗净。他们的痛苦是合于所谓“报复刑”,此外如祈祷辞,赞美歌,和自省的工作,一方有善人受赏的榜样,一方有恶人受罚的图像。净界灵魂的心理和地狱的又大不相同,前者自甘痛苦,有趋善的愿心,有接近上帝的希望,后者则正相反。净界受太阳的光热,但是仍有黑夜和黑夜中引起的恐怖。总之,地狱为恶人归宿处,天堂为善人归宿处,而净界则为到天堂之逆旅。
但丁将净界分为三部。由海滨抵净界山门,是岩穴及崎岖的山路,为净界外部。进山门以后为净界本部,地上乐园为净界顶部(参看净界图和净界表)。
净界图
在外部的灵魂有两种,都是生平忏悔太晚,所以不能立刻进了山门。第一种是逐出教会的,在弥留之际才蒙神恩赦罪的,这种灵魂须等待山门外三十倍他被逐的年月。第二种也是在临终才知道忏悔的,他们迟延的缘故,或因愚昧,或因暴死,或因忙于尘世的利禄(在这一类有许多王公大人属之,他们聚在一个花卉飘香的山谷)。第二种灵魂须等待山门外,时间和他们在地上的寿命相等。假使世上有生人为他们祈祷,那么他们可以提早进山门。
净界本部为环山腰的七层圆路,愈在上层的直径愈小,从下层到上层有阶梯。在每层圆路上洗炼七大罪恶之一。第一层,骄:这些灵魂,生平高视阔步,不可一世,现在屈身于重石之下,口中祈祷着:“我们在天上的父……”眼看着山岩上的雕刻,许多谦虚者的榜样,又看着路面画着受罚的傲慢者。第二层,妒:这些灵魂都背靠着山岩坐着,像兄弟一样互相依着,从前嫉妒的眼睛现在被铁丝缝着,他们唱着祈祷文,看不见的天使在空中叫着慈善者和受罚的嫉妒者的名字,以资警惕。第三层,怒:这些灵魂在浓烟中进行,别人看不见他们,他们唱着:“上帝的羔羊……”柔和者和受罚的愤怒者都用幻象表现在他们之前。第四层,惰:这些灵魂,互相策励而奔波着,他们自述勤劳者的模范和怠惰者的受罚,他们并不祈祷什么。第五层,贪财和浪费:这些灵魂都卧着,嘴亲着地面,唱着《诗篇》中的:“我的灵魂贴着尘土!……”他们在昼间记起穷苦的人和慷慨的人,夜间记起贪吝的人。第六层,贪食:这里的灵魂,都瘦得不成样子,他们所受的是“坦塔罗斯(Tantale)刑”,就是树上的甜果和清净的甘泉,都是可望而不可即,树上有声音出来,说是:“这些食品你们尝都不能尝!”而且反复地叙述节食和饕餮的故事,灵魂们唱着《诗篇》:“主啊!求你使我嘴唇张开;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。”第七层,贪色:这些灵魂结队行进于火中,唱着赞美诗终止以后,就提起节欲者的名人,次及下流的纵欲者。
当但丁经过净界山门的时候,守门的天使用剑在他额角上刻了七个P字,表示“七大罪恶”(sette peccati capitali),后来每从一层升到次层的时候,就有天使替他拭去一个。当一个灵魂完全无罪,返真还璞的时候,便可升天,那时净界山震动,处处发出巨大的欢声:“光荣归于在天的上帝!”
七大罪恶的分类,但丁把他写在《净界》第十七篇里。分类的关键在一个“爱”字。爱的反常:第一为骄,喜人皆不如我;第二为妒,喜人之有祸;第三为怒,喜人把错事都归于别人。爱的欠缺:这就是惰,这种人对于一切都冷淡、无热情。爱的太过:这就是贪、贪财、贪食、贪色。如若一个灵魂已经把这些罪恶洗刷干净,便可到地上乐园。乐园在净界山顶,那里是永久的春天,鸟语花香,微风吹着树木的叶子。净界是没有风雨的,这种微风是因月亮的旋转而生的,但丁设想已接近第一重天了;那里有清流两条,一名勒特(Letè),饮其中水者则忘过去之罪恶;一名欧诺埃(Eunoè),饮之则记起生平所行的善事;为升入天堂的预备。这两条水并非水蒸气凝聚而成,是直接由神的意志创造的。
净界中除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天使外,有两个人物值得略加讨论。第一为但丁在海岸所遇的老者卡托(Catone),第二为在地上乐园所遇的女子玛苔尔达(Matelda)。卡托的职守为执行神的命令,催促由海面送到的灵魂各就其位。假使但丁不说明此老就是乌提卡(Utica)的卡托,那么我们很难猜着他。因为他是异教徒,他为什么不入地狱的“候判所”呢?他是自杀而死的,为什么他不入怪鸟哈尔皮的树林呢?而他是反对恺撒的人,和但丁的主张不合。现在但丁居然派他掌理这件崇高的职务,这是什么理由呢?因为但丁从卢卡努斯、西塞罗(Cicerone)、塞内加(Seneca)等的著作里面认识了卡托,把他看作“意志”的象征,因为他宁可牺牲性命,不愿意丧失自由(《净界》第一篇)。一个人自拔于罪恶,沉痛地忏悔,恒久地刻苦,以达于至善之境,必须有不折不挠的毅力,这就是坚强的意志。
玛苔尔达在地上乐园中一面釆花,一面唱着,她引导但丁,又解答了他的疑问(第二十八篇),她把他浸在勒特水中,又引导他到欧诺埃河边。显而易见,她是象征对于信仰的服务。不过,但丁忘记说明她在历史上为谁。旧的注释家说她就是女伯爵玛蒂尔达(La Contessa Matilde diToscana),她的名字和佛罗伦萨自治区之成立连在一起,并赞助教皇格利哥里第七(Gregorio VII)有功。可是近代的批评家颇有否认此种注释者(因为老而好战的女伯爵不应为温雅的仙女)。有人把她指为贝雅特丽齐的女友,但此一假定亦无根据。
维吉尔引导但丁经历净界各层,直到山顶,但丁遇见贝雅特丽齐,任务才完毕。但是维吉尔以前也没有到过净界,他也有不熟悉之处,所以在中途他遇见两个帮助他的灵魂。在净界外部,他遇见曼图亚(Mantova)的行吟诗人索尔戴罗(Sordello),索尔戴罗可说是维吉尔的同乡,素来钦佩维吉尔,相遇后表示一百二十分的亲热,引导他们到那花卉飘香的山谷过了一夜。在净界本部第五层,遇见斯塔提乌斯,这是著史诗《忒拜战纪》(Tebaide)的诗人,他是以《埃涅阿斯纪》做范本的,初不知对面就是《埃涅阿斯纪》的作者维吉尔,及但丁告诉他以后,他马上伏在地上亲他的脚。斯塔提乌斯解释净界山震动的缘故,因此他今日修炼完毕了,于是伴他们到地上乐园。
但丁与贝雅特丽齐在地上乐园相会,为全部《神曲》的顶点。此时贝雅特丽齐委托维吉尔的任务(《地狱》第二篇)完毕了,现在她亲自来引导但丁经过诸重天,直到上帝之座。她先在一个庄严的屏帏之中。那时有一游行队在树林中经过,卫护着一辆凯旋的车子,这车子表示教堂。在车子的四周,有各种形象以表示《旧约》、《四福音》、《新约》的其他部分,四种主要的美德,三种神学上的美德;拉车子的是一只半鹰半狮怪物,这个象征耶稣。贝雅特丽齐在天花乱坠之中,众天使歌唱之际,从天下降,站到车上:此时贝雅特丽齐象征启示的真理。但丁回忆少年时的热情,便深深地感动;但贝雅特丽齐仍旧藏在面纱之中,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概,但丁不觉望而生畏。贝雅特丽齐责备他没有操守,迷误在罪恶的森林;她愿意他忏悔而自白其罪恶,然后才露出她的美眼和微笑。在带领但丁升天之前,她使他参观一套宗教上的景象。这景象表示教堂的趋向腐败,帝权的消失,教座的迁于阿维农(Avignon),最后来了一个救主(指亨利第七),才恢复了秩序与和平。
由此说来,《净界》的宗教成分中掺和了个人成分(来自《新生》)及政治成分(为放逐时代所受痛苦的反应);因此,略现笨重的诗篇(在近代人眼光看来,其中有几段教义上的叙述和象征,难于领会),有了感情,有了生命。总之,《净界》中充满着一种忍耐的忧郁情绪和喜悦的希望(当然这是忏悔者的心理状态),这个和《地狱》中昏暗暴力的景象适成一个对照。
五、天堂分析
《神曲》的第三部是《天堂》(Paradiso)。
天堂的观念,在民间流传本极模糊。中世纪许多文人,把天堂写作天上的耶路撒冷,为快乐的精灵居住之所,他们在有阳光的园子里闲散着,那里有花鸟和青色的浅草,金刚石、红宝石筑成的墙壁,凡人不能进去。如此幼稚的观念,但丁能够容纳吗?如此天堂,连但丁笔下的地上乐园都不及。但丁有高超的、纯净的、神秘的信仰,他的天堂应表示出灵魂的步步上升,从此天达彼天,直到幸福者的居地,直到上帝的面前。但丁依仗了他的天才,重新创造了一个几乎不需要物质的天堂。
但丁借用了托勒密的天体系统来做天堂的骨干。他把太空分为月球天、水星天、金星天、太阳天、火星天、木星天、土星天、外加恒星天、水晶天,共凑足九重天。假定地球居宇宙之中不动,诸天一层一层地包在外面,好比地球是果核,诸天为一层一层的果皮。每重天都是透明的气体,那相当的行星就和那气体运动着。说得确切些,诸天是极大的球面形(但丁称他为永久的轮盘),他们牵引在上面的天体运动着。在水晶天以外是无穷不动的天府(Empireo),这是上帝和其他精灵的居地。水晶天的每个分子都希望轮流地接触上帝所止之点,因此水晶天有眩晕的运动,此种运动又牵引了别的天,所以水晶天又名“原动天”(Cielo Primo Mobile)。“原动”起源于“神爱”,但丁《天堂》之末行(也是《神曲》的末行)写着:“是爱也,动太阳而移群星。”(L’amor che move ilsole e l’altre stelle.)但丁于九重天以外再加一个天府,合成为“十”的完全数目,这种结构正和《地狱》、《净界》一样,于是动作有了,步骤也有了。
但假使上帝和其他精灵都住在天府,那么九重天中有些什么人物呢?这又是但丁的奇想,才解决了这个问题。但丁假定幸福者都居住在天府,但是他们的善行却各个不同,各有等级,于是各个“显示”在七行星上面。
照上面的道理,但丁天堂的结构如下(参看天堂图及天堂表):一,月球天,灵魂之未能坚持信誓者,这是他们小小的缺点,他们具人形,但隐隐约约好像玻璃上面反射出来的影像。二,水星天,行善的灵魂,他们的形状已经消失在他们的目光里面了,在以后诸行星的灵魂都是如此,不过那光芒更甚,因此幸福者不为人见。三,金星天,多情的灵魂。四,太阳天,对于哲学和神学有研究的灵魂。五,火星天,为信仰而战死者的灵魂。六,木星天,正直聪明的君主。七,土星天,隐逸寡欲者的灵魂。八,恒星天,胜利的灵魂,如基督、圣母、圣彼得、圣约翰、圣雅各、亚当。九,水晶天,即原动天,九种天使。十,天府,这里为灵魂居住之所。他们穿着白袍,如临“婚宴”一般,保持着人类的面目,不过更加光明、更加美丽了;他们排列在一个大而无边的圆形剧场座中,但丁称他为“幸福者的玫瑰”(Rosa dei Beati),每个灵魂无异于一个花瓣,从这里他们可以瞻望着上帝,他们淹没在他的光和爱之中。
但丁从此天到彼天,以贝雅特丽齐的目光做引导(从地上乐园起,贝雅特丽齐已经代替了维吉尔),从此天过渡到彼天是“立即到达”的。贝雅特丽齐的美丽和微笑的动人是在但丁不知不觉之中增强了。贝雅特丽齐的微笑在此很为重要,无异于一种磁石,把但丁步步引高。有时但丁目眩,不胜天上的光芒,所以贝雅特丽齐使他逐渐习惯,庶几到天府时不致睁不开眼。到天府后,贝雅特丽齐归了座位(在幸福者的玫瑰之中),另有一个引导人来代替了她,这引导人是圣伯尔纳(San Bernardo)。圣伯尔纳请求圣母的允许,但丁遂得一见上帝之面,并一窥“三位一体”的神秘。此种瞥视不过一会儿,如电光之一闪,于是幻象和诗篇都戛然而止。
天堂除光明以外,没有什么可以做描写的背景;只有在第二十二篇之末但丁从恒星天的“双子座”遥望诸行星和地球,表示了一点回头下望人寰的感觉而已。天堂中的灵魂,不仅用语言表示他们的情感,同时用闻所未闻的歌唱,或有音节的动作,其光芒或聚或散,真是妙舞仙曲。而且各灵魂的光芒可以聚成十字架,或成字母,或成张翼之鹰。个别的光芒,有强弱的变化,颜色白者表示欢乐,赤者表示悲伤或恼怒,用此种方法,但丁给了幸福者一种生命,一种面目,一种人格,避免文字上的单调。
天堂图
《天堂》虽写的天上,但天上有什么可以多说呢?少不得还是要借地上的材料;但丁的个人,他的流放,他的困苦,他的热情,佛罗伦萨,意大利,帝国,教座等,仍占重大的地位。如在第六篇与查士丁尼(Giustiniano)皇帝的谈话,第八篇与查理马德罗(Carlo Martello)的谈话,第十五至十八篇与但丁远祖卡恰圭达的谈话,第二十一篇与高僧比尔达明(Pier Damiano)的谈话,第二十七篇与圣彼得的谈话,及他散见的感慨段落,这都是地上的材料。此外有两处长而美的插笔值得一提,就是第十一篇圣方济各(San Francesco d’Assisi)的历史,第十二篇圣多明我(San Domenico)的历史,和他们教团的式微。
《天堂》中关于神学上问题之讨论,较《净界》中更为广泛,如祈愿之神圣,上帝之不测的公正,宿命说,所罗门之智慧,亚当在伊甸园之居处等。愈至篇终,但丁讨论问题愈见其热忱,愈见其信心。初读其文,不免艰深,然其才学之伟大则不可否认。《天堂》最后诸篇,向着不可知、不可解的境界突进,其笔力之强,诗才之富且美,诚无以复加。
《神曲》是难读的书,而《天堂》尤难。第一,他的内容难懂。他的神学问题,有时天文学问题,都不简单而非我们所熟知的。第二,他的文字难懂。因为要解释深奥的问题,通俗的文字绝不够用,所以但丁把造“百科全书”的气力都拿出来了;他借用了法国字,普罗旺斯(Provenza)字,尤其是拉丁字;他采用古意大利字,而命意不同;他创了新字;他因为要描写有力,常常有奇奇怪怪的句子。他常说没有文字足以记述他的所见,孩子的语言不足以解释母亲的意思。其实,但丁已尽人类之力而为之矣!要了解但丁,欣赏《神曲》,读者必须努力而忍耐。但丁在《天堂》第二篇开头说:“你们呀!坐着一条小筏子,跟着我唱着前进的船,一路听到此地,请回到你们自己熟悉的岸上去吧!”但丁说的“坐小筏子”,是指我们没有学力,没有勇气而言。
